Stocks are simple. All you do is buy shares in a great business for less than the business is intrinsically worth, with management of the highest integrity and ability. Then you own those shares forever. I will tell you how to become rich. Close the doors.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October 07, 2010

你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明白比亚迪是个优秀的公司

我从不预测股价,也不看短期的股价波动,我不在乎我投资的公司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利润好不好、股价高不高,我不看短期,只看长期。我投的是这个企业,而不是股票,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时,要看一个企业的市场潜力,比如比亚迪,不管是它所从事的汽车行业还是新能源行业,以后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市场需求巨大,有很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再看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比亚迪在这些市场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很强,你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明白比亚迪是个优秀的公司,它过往的业绩摆在那儿;再看这个企业的领导者,王传福先生十分优秀,年富力强,有的是干劲和激情,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可能提前几年就可实现了。总之,比亚迪具备一个成功企业的所有要素,只要能够保持前十年的发展势头,不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这和两个公司的相对规模有关。做投资,说到底,就是现在付一笔钱,放到一个你认为很有潜力的企业去,希望这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释放实现它的潜力,将来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 Charlie跟我解释了比亚迪的情况后,我觉得这个企业潜力巨大,而且有实现潜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值得投资。如果当时你有钱,我也会建议你投比亚迪,而不是微软;别说是微软,我都不建议你投我们的公司Berkshire Hathway。



兄弟情深,相敬如宾

巴菲特和芒格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一直是投资界的美谈,此次老哥俩携手来华访问,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巴芒相敬如宾的兄弟深情。

比芒格小六岁的巴菲特处处照顾着芒哥,芒格视力听力不好,但说话滔滔不绝,每次坐在主席台上发言往往忘了翻译的存在,巴菲特会拉拉他的衣袖,然后指着翻译站的方向,提醒芒哥注意停顿给翻译时间翻译,几次之后,芒格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巴爷一碰他,他就马上闭嘴,很听话的样子。而巴菲特对于翻译特别重视,开场白就说:“一般我在中国会用中文发言,不过考虑到翻译小姐的就业问题,我还是改用中文吧。”全场大笑。

听众提给巴菲特的问题,巴菲特总是找各种理由转给自称爱说教的芒格,给芒格表演的机会,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第一个问题问巴爷对于新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巴爷回答说,“这个问题还是让Charlie回答吧,尽管他只比我大六岁,但是他的智慧比我高深很多,特别是讲到新能源,我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再生能源,盖茨回答后,芒格补充了几句,提问者再问巴菲特的观点,巴爷说,“一般一个问题Charlie回答后就盖棺定论了,我没有补充了。” 说完,三人在台上相视而笑。在对话节目中,巴菲特甚至说芒格是我的秘密恋人,对于芒哥的崇敬珍惜溢于言表。精神上如此契合的朋友确实应该比珍惜恋人更珍惜。

芒格对于巴菲特也是十分尊重,有人问芒格,“您和巴菲特半个世纪的友谊是不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巴菲特经常抛头露面,而您十分低调,还是有人认为您比巴菲特更重要,对此您怎么看?” 芒格正言道:“完全不是这样!Warren才是最重要的,他比我重要得多,他是一把手,我是二把手,我只能说我在他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已。他在幕前我在幕后,这不是有意的安排,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局面,我觉得这样很好;我没有他那么显赫重要,对此我没有一点点遗憾,我其实比较喜欢这样在幕后。 Warren能力强、人品好,德才兼备,又是个很有趣的人,我很幸运有这样的朋友。在中国关注我的人比在美国多,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孔夫子,重原则、重家庭、重教育,强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道德义务,life-long learning as a moral duty,主张用智慧改善人类生存条件,use your wisdom to make your family and the world better, 务实,不偏执,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是如果没有巴菲特,我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有时记者会问巴菲特暗藏机关的问题,芒格担心巴菲特落入陷阱,会挺身出来掩护。在长沙站,国外媒体Bloomberg问:“巴菲特先生,您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怎么看?这几天我跟着你们从深圳到北京到长沙,所见所闻都是很积极向上的,中美民间往来还是很友好互惠的。但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了一个强迫人民币升值的法案,您是否认为国会通过这样的法案是脱离实际,不识时务?” 芒格代巴菲特回答:“我们只能代表公司说话,我们没有代表政府发言的权利和兴趣,汇率问题是中美两国政府的事,我们不便置喙。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 有时他也会打趣巴菲特,比如,主持人问完巴菲特一个问题,再问芒格怎么看,芒格就说:“我完全同意巴菲特主席的意见(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斯威的董事局主席,芒格是副主席)。”装出一副跟班小弟的样子。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有人问巴菲特,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以您为榜样,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您觉得他们有机会成为您吗?巴菲特立马把这个问题转给芒格,芒格说:“这个问题得你自己回答了,他们是问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而不是中国的芒格,我不能代劳。”

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创造了500多亿的财富,激励了成千上百万年轻人,一个86岁的老哥,一个80岁的小弟,兄弟情深,令人感动!

王传福高,比亚迪强

此次巴菲特携芒格、盖茨来访,目的何在,众说纷纭。减持说是其中的一个。有人怀疑巴菲特此次拜访比亚迪就像当年拜访中石油一样,是吻别,最后的亲密。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性格是属于十分不愿意得罪人的那种,他很害怕被人讨厌,一辈子都在很努力地获得大家的好感,所以减持比亚迪之前先来抚慰一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巴芒在各种场合的言行都彻底粉碎了减持说。

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到下半场,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萦绕大家心头的尖锐问题,“请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比亚迪的股价可以涨到多高?您准备持有多久?” 巴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从不预测股价,也不看短期的股价波动,我不在乎我投资的公司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利润好不好、股价高不高,我不看短期,只看长期。我投的是这个企业,而不是股票,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时,要看一个企业的市场潜力,比如比亚迪,不管是它所从事的汽车行业还是新能源行业,以后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市场需求巨大,有很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再看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比亚迪在这些市场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很强,你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明白比亚迪是个优秀的公司,它过往的业绩摆在那儿;再看这个企业的领导者,王传福先生十分优秀,年富力强,有的是干劲和激情,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可能提前几年就可实现了。总之,比亚迪具备一个成功企业的所有要素,只要能够保持前十年的发展势头,不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有的记者比较直接,“您会减持比亚迪的股票吗?”巴菲特直摇头:“当然不会! 我估计在我葬礼上,大家还会说,他还拿着比亚迪的股票呢。” 芒格更是字字铿锵:“到死也不会!” 记者又问了:“既然你们这么看好比亚迪,是否会考虑增持?” 芒格回答:“增持不是我们能说了算了,我们得获得管理层的批准许可,比亚迪并不需要资金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巴菲特还多次讲到他当时决定投资比亚迪的故事:“我和Charlie相处51年,他一共给过我三个推荐投资的电话,前面两次也都很不错,第三次就是建议投资比亚迪,我一开始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他就打电话来说,如果你不投王传福,就错过第二个亨利福特了,我不为所动;他又打电话来,说,你不投就错过第二个爱迪生了,我还是不为所动;第三次他打电话来,说,你再不投就错过第二个比尔盖茨啦,我一听立马就投了。”说完俏皮地看一眼旁边的比尔盖茨,在全场欢笑中,盖茨也露出了稍带羞涩的笑容。

有人追问巴菲特:“您和盖茨先生是好朋友,现在和王传福先生也是好朋友,同样是好朋友,为什么王先生的企业您投了,盖茨先生的企业您就没投呢?” 盖茨和芒格都笑眯眯地侧头看着巴菲特,看他怎么回答。这个难不倒巴菲特,只见他呵呵呵笑了几声,开始快速给出他万变不离其中的回答:“这和两个公司的相对规模有关。做投资,说到底,就是现在付一笔钱,放到一个你认为很有潜力的企业去,希望这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释放实现它的潜力,将来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 Charlie跟我解释了比亚迪的情况后,我觉得这个企业潜力巨大,而且有实现潜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值得投资。如果当时你有钱,我也会建议你投比亚迪,而不是微软;别说是微软,我都不建议你投我们的公司Berkshire Hathway。” 这样的自嘲抹去了可能会给盖茨带来的尴尬不悦,巴菲特不愧是卡耐基的信徒。

巴菲特2008年9月投资比亚迪,这是第一次实地考察,也是第三次来华访问。他说,他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考察的,他对于这次考察所见所闻十分满意,比亚迪的技术、产品、管理团队、员工队伍、和政府的关系等各方面让他感到十分满意,他对比亚迪充满了信心。在比亚迪经销商大会上,巴菲特也一再强调,“我选择比亚迪,是明智的;你们选择比亚迪,也是明智的。”

如果说巴菲特的表达还算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芒格的表达就十分热情了,生性挑剔、怀疑一切的芒格对于中国、对于比亚迪、对于王传福有着如此纯粹、强烈的好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惊讶。当比亚迪员工问到芒格,他觉得比亚迪有什么欠缺的地方,他有什么建议时,芒格的回答几乎让中国人感动得掉泪:“我们是来向你们学习的,不是来说教传经的,你们的事业十分伟大,你们的技术领先世界,你们的抱负无人能比,你们的人民勤劳智慧,精诚合作,所以成功是必然的,就像比亚迪一样!”

芒格还将王传福比作爱迪生与韦尔奇的结合体,可能是他这辈子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了,当然除了他的老弟巴菲特。芒格认为王传福有着崇高的理想、惊人的毅力以及团结鼓舞人们的魅力。王传福慷慨大方地将股权分给高管和员工,不安插一个亲戚进公司,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王传福能带领大家创新开拓,日以继夜地搞科研开发,不断学习,不断试验,不断进取。芒格对于那些投机取巧、豪赌爆发的有钱人十分不屑,强调,有钱人不一定是高尚的人,生财要有道。当被问到他认为什么样的人算高尚的有钱人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像王传福这样的人才是生财有道的高尚的有钱人。他的事业造福人类,泽被子孙,值得大家学习。



这几天,巴菲特和芒格不是穿着打着比亚迪标识的T恤衫,就是打着比亚迪的领带,口口声声比亚迪、王传福,真是成了比亚迪的代言人。当记者问芒格,这种情况常见吗?芒格说,支持所投资的公司当然是正常的,不过像我们这样支持比亚迪当然是不同寻常的,我们一般也不会这样力挺我们旗下投资的公司,上次这样做好像是投See’s糖果的时候,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像比亚迪这样年轻的公司需要我们的支持以便更快地获得公信力,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不会说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I don’t say things I don’t believe.我不说言不由衷的话;所以,我对比亚迪的褒奖句句是真心话,你们尽可照单全收。”



当被问到是否会考虑投资于中国其他企业时,巴菲特客气地回答,对于世界各地的投资机会我们都是很关注的,只要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我们都会考虑投资。芒格的回答更明确:“We got so charmed with BYD. 比亚迪让我们太心驰神往了,其他公司和比亚迪比起来总是相形见绌。”



总之,巴芒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王传福是高尚的,比亚迪是强大的。



中国神话,高山仰止

巴菲特十五年前第一次访华,为期十七天,主要是为了追随比尔盖茨夫妇。Buffett’s motivation for this round-the-world jaunt was the Gates. 巴菲特通过朋友K结识盖茨后就一直很喜欢这个商界天才,甚至为了参加盖茨的婚礼而放芒格的鸽子,没有去参加芒格七十大寿典礼,芒格对巴菲特当然很宽厚,反正巴菲特做什么他都会原谅。有人说盖茨成了巴菲特的第三个儿子;也有人说,讲到对盖茨的爱,巴菲特仅次于盖茨的太太Melinda。when it came to being in love with Gates, Buffett ran a close second to Melinda. 总之,巴菲特第一次来中国,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盖茨。多年之后,留在巴菲特记忆最深处的不是长城、紫禁城、三峡、钓鱼台宴请时盖茨夫妇特地安排为他做的一道又一道汉堡包和炸薯条,而是神农溪的纤夫。 “There could have been another Bill Gates among those men pulling our boat. They were born here, and they were destined to spend their lives tugging those boats the way they did ours. They didn’t have a chance. It was pure luck that we had a shot at the brass ring.” 在神农溪的船上时他就说:“那些拉船的纤夫中可能就有另一个比尔盖茨,但是他出生在这儿,注定一辈子这样辛苦地拉船,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财富成功,钟鸣鼎食,纯粹是运气。” 这十五年来,富有恻隐之心的巴菲特每每会想起神农溪的纤夫,感慨命运的安排,人生的际遇。



9月29日下午,对话节目邀请了当年纤夫船长来到现场和巴菲特见面。老纤夫出场前,先让巴菲特看了一段节目组寻访老纤夫的录像,老纤夫已经不在神农溪拉船了,全家搬到了县城,住在一幢七层楼的房子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老纤夫上场,巴菲特和他热烈拥抱,淳朴的老纤夫拍着巴菲特的西装表袋说:“原来你这么有钱啊!” 老纤夫多半不知道在这个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投资家、人称股神心目中自己代表的是悲悯、宿命,这十几年他其实过得并不比任何其他人更痛苦,也许只有更开心,毕竟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对于巴菲特来说,这一见面了却了不是心愿的心愿,修复了不是心理创伤的心理创伤,是件释怀快意的乐事。老纤夫的际遇折射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巴菲特深感触动。他在讲到中国发展时,从不吝啬渲染的词汇:“很难想象现在的中国和15年前的中国是同一个中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培养了许多像比亚迪这样的优秀企业和像王传福先生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其他国家一百年也未必能够取得的进步,令人叹为观止!我很荣幸见证了中国过去15年的大发展,我希望我还能见证中国接下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发展,见证中国成为世界一大强国! ” 当然他时刻不忘为比亚迪争取支持:“我们应该支持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因为它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家公司的发展,它的技术会给13亿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给 65亿地球人带来福祉,让我们祝愿这项造福人类、泽被子孙的伟大事业获得辉煌成功!



总结此次中国之行时,他这样说到:“这几天的中国之行太神奇精彩了(amazing),比亚迪的发展、各大城市的发展、整个中国的发展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们回去后会告诉我们的股东、告诉美国民众这里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十五年前首次访华,三年前又去过大连,这次回来考察比亚迪,看到比亚的的大发展很是高兴激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来到中国,见证比亚迪年产电动客车年产50万辆的光辉一刻。 ”



最后一天在长沙答记者问时,巴菲特说:“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我当然也在电视等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中国的报导,听到很多数字,比如 GDP的增长率等等,但是眼见为实,亲眼看到后的震撼力还是十分强烈。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孕育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自我第一次来访至今15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坚信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中国经济将来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我向中国、中国人民致敬!”



如果说盖茨促成了巴菲特的首次中国行,给了巴菲特了解中国的机会,那么真正让巴菲特对中国产生好感的是芒格。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思想者的芒格很崇尚中国文化;对于很多西方人不能理解接受的一些中国现象,芒格很宽容,认为中国的制度系统“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有些奇怪,但是行之有效”。 2008年Berkshire Hathway股东年会上,有股民对于中国政府处理西藏问题的方式表示抗议,要求Berkshire Hathway出售可口可乐的股票,因为可口可乐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不愿得罪人、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他的巴菲特碰到这种不涉及利害的冲突争议,一般打马虎眼,息事宁人。芒格则不然,他从不因为怕得罪人而放弃直抒胸臆,而且崇尚理性的他最讨厌用意识形态代替大脑思考。芒格缓缓说到:“西藏问题的是非曲直且不去说,我只问你,中国的民主制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既然是进步了,我们为什么要打击她呢?你难道是希望它退步吗?再说了,民主是个过程。 1929年美国举办奥运会时美国妇女还都没有选举权呢。 按照你的说法,我们当年就因该阻止美国举办奥运会。” 一番话,说得那股民哑口无言,一天会议从此再无人提中国民主问题。



芒格对中国的好感不知来源何处,可能是因为他很推崇孔子的思想的原因,他和孔子有着很强的认同感。他在北京接受采访解释自己为什么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受欢迎的原因时说:“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孔子,重思考、重原则、重家庭、重教育,强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道德义务,life- long learning as a moral duty,主张用智慧改善自身、家人、同胞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条件,use your wisdom to make your family and the world better, 务实,不偏执,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慈善公益,见仁见智

在这次中国之行中,巴菲特表示,把一个企业经营好,特别是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为人类造福,本身就是慈善;盖茨认为,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进行一些帮助弱势群体、赈灾救难等具体的慈善活动;芒格提到,欧洲包括英国在内,在慈善方面都做得不大,亚洲也不大。他说,“对于Warren和Bill的雄心壮志(笔者:大概就是指劝捐的雄心壮志)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不过我不会指示中国人该怎么做慈善,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可以选择捐我自己的钱,别人的钱捐不捐是他们的事。”



尽管巴菲特三天半行程中只有一个晚上参加盖茨基金的活动,但是那晚的慈善晚宴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劝捐鸿门宴”引发了国内外对于中国慈善业的激烈讨论。



有数据显示,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是GDP的1.7%,欧洲是0.7%,而中国是不到0.01%。为什么中国没有所谓捐赠文化?除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慈善机构治理透明程度不同等原因外,可能还有一个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原因。



巴菲特能捐出99%的财富,这和他价值观中的“娘胎彩票”理论分不开。 他说:“I’ve had it so good in this world, you know. The odds were fifty-to-one against me being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0. I won the lottery the day emerged from the womb by be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stead of in some other country where my chances would have been way different.”“我很幸运,1930年出生于美国,这个出生时空组合的概率是50比1,我从娘胎里出来的那一刻就好比中了50比1的彩票。如果不是出生在美国,而是其他国家,我的境遇就很不同了。” 他认为,一个社会应该鼓励强者自由翱翔,追求成功,但是成功了一定要帮助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的人,要回馈社会。 对于那些自以为“I did it all myself”全靠自己、和社会没关系、不愿意回馈社会的所谓成功人士,巴菲特很是反感,说:“你让他去选择,一个是生在孟加拉国,不用付税,另一个是生在美国,看他愿意付出他收入的百分之几以获得生在美国的娘胎彩票!” 巴菲特和盖茨是最早最激烈反对布什总统逐渐撤销遗产税计划的富人。巴菲特义愤填膺地说,我反对世袭相承的王朝,这好比在这一界奥运冠军的孩子中选拔下一界奥运的冠军,还有比这样的制度更背离民主精神的吗?一个少女单身妈妈领些社会福利金,你们富人都要嚷嚷说这样培养了穷人的依赖性,不公平;那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了这么多饭票,他们几代人可以完全不劳而获,就因为他们投对了娘胎,这样就公平了吗?!巴菲特对于自己的三个孩子从不纵容惯养,三个孩子上的都是公立学校,衣食住行都很普通,他们并不知道家里很有钱,过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



在巴菲特的思想里,有这么相互关联的两点,一是出生的时空是随机的概率事件,出生时空有利,好比中彩;二是致富发财、获得成功不完全是个人的努力,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所以中彩的富人捐钱做慈善,帮助没有中彩的其他人,是天经地义的。巴菲特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曾经在多个场合讲过以下相似的话:我是很幸运的,如果我出生在非洲,整天要和老虎狮子赛跑的话,我恐怕早就成了老虎的早餐了,因为实在跑不过别人;我很幸运,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事情,我天生的性格使得我很适合做这个事情,并且在后天又获得了将这个事情做好的知识、技能,这个事情做好后又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很高的社会地位。我太幸运了!一个士兵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得到的回报是国家颁发的一枚奖章;一个教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得到的是学生的感谢信;像我这样一个投资者,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得到的竟然是不可想象的巨额财富。他在北京比亚迪成点亮西藏捐赠仪式活动现场说:“Bill and I are extremely lucky. Efforts rewarded, I just get paid very well. Bill和我是超级幸运的,我们当然也很努力,但是我们的回报超级高。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多人比我更聪明更努力,我只是得到的报酬很好而已。我们有幸获得这么多的财富,简直不可思议。 Extra wealth,但是一个人活这一世,吃穿用度,花不了这么多钱的,剩余的财富应该回馈社会,帮助那些没有我们那么幸运的人,他们可能出生在贫穷的地区,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或疾病缠身,或遇天灾人祸,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捐是不可能的事。这和东方文化不一样,东方文化深受佛教影响,人们多多少少相信因果轮回。投胎投得好,不是随机中奖,是上辈子积的德;既然是我上辈子积的德,这辈子的荣华富贵当然我来享受,凭什么要我捐出来帮助别人?谁让他们上辈子没积那么多德?当然,按照因果关系,如果这辈子捐钱积德了,那么下辈子还会有荣华富贵。问题是,下辈子到底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下辈子等下辈子再说吧。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不捐是天经地义的。给定巴菲特的思想,捐是默认状态;给定因果轮回思想,不捐是默认状态。如果不捐是默认状态,那么再加上发展阶段、程序方式上的一些障碍,中国几乎没人响应巴比裸捐号召也就很正常了。



除了价值观方面的区别,还有一个区别是立国精神。美国的立国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父传子、子传孙的封建意识让崇尚“美国之梦”的巴菲特深恶痛绝;但是他的深恶痛绝倒让大多数中国人不能理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使得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地植入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中。有人开玩笑说,美国人是为下一分钟活着,印度人是为下一辈子活着,中国人是为下一代活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财务年度,美国是一代一结帐,印度是三代一结帐,中国是两代一结帐。既然是为下一代活着,一旦富贵了,把饭票留给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不是很正常吗?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投对娘胎就是最大的本事。所以巴菲特的义愤填膺让马云也一样义愤填膺,马云说一个不把财富留给自己孩子、不照顾自己孩子的人,你怎么能相信他会照顾社会呢?正是这样的思想,才会使得中国权贵资本主义大行天下,而天下还很太平。



睿智的芒格在北京活动现场最后补充的一句话或许提示了我们慈善的另一个侧面:“And you are not allowed to take it to grave. More fun to give it away yourself. 反正也带不进坟墓去,不如自己捐掉,这更有意思。”



中国经济:转型与泡沫

有人问芒格:“中国以前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经济,现在这些行业利润越来越薄,难以为继,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尚未发展起来,而且如果发展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那么原来的劳动力到哪儿去找工作呢?您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出路在哪里?”芒格回答:“中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没有就业机会,我不觉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不该发展了;而且,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不是已经在发展了吗?很多行业高精尖的技术都在中国啊,中国有很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的公司,比如比亚迪。”巴菲特补充:“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一个行业的重要性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规律。比如,1920年,美国1.5亿人中从事农业的人口高占 30%;现在美国3.1亿人口中只有2%的人从事农业。如果1920年的时候你和当时的美国人说,以后只有2%的人从事农业了,他们会很惊讶地问,那么剩下的人不就失业没事做了吗?今天我们知道,其实不是这样。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降低了,但是涌现了很多新兴产业,人们不怕没有工作做。比如,八十年代,盖茨他们开创的新行业就给成千上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你们的经济在过去二三十年发展迅猛,我想将来二三十年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现在中国的很多工作二三十年前的人是完全想不到的,再过二三十年会有怎样的工作,现在的人们也是同样不可想象的。不用担心以后没有工作,要动态地思考这个问题,只要经济发展,只要你勤奋努力,就不怕没有事做。”



有记者问芒格:“您是否认为中国股市有严重的泡沫?” 芒格马上回答:“当然有严重的泡沫啰!中国人天性好赌,没有泡沫才怪呢!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哪个国家的股市没有过泡沫呢? Some Chinese are over-obsessed with gambling有的中国人沉溺于赌博,沉溺于急功近利赚快钱,把股票看成赌场的筹码,这太糟糕了!股票背后是有实实在在的企业的,不是赌场的筹码!我们应该做投资,投资于企业,股票只是一个载体,不能投机赌筹码。如果变成了一个职业赌徒,一生都耗在赌博上,就算赚了钱又如何?这是多么糟糕可怕的一生!terrible terrible life!美国已经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了,结果是整个资本市场变成了一个大赌场,欺诈猖獗,疯狂搏傻,泡沫越赌越大,破裂之后损失巨大,惨不忍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呀,你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了!”



投资理念,4M制胜

巴菲特说他自己很幸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拥有将这件事情做好的天份以及后天习得的技能。这件事情就是投资。巴菲特认为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赚钱,二是长寿。估计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但是很少有人能都做到。巴爷说,我要赚钱,有钱了我就有了自由,有了自由我就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巧妙的是,他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赚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的财富像雪球一样,从六岁时开始卖口香糖、可口可乐积攒的几分几毛的第一片雪片滚到顶峰时世界首富600亿美金,然后他又将其中的99%捐去做慈善,自己生活十分节俭,至今住着50年前花了31,500美金买的房子,在简陋的办公室办公,穿着很普通甚至可以说很土气的衣服,自己开车上下班,自己搬行李,吃着汉堡和樱桃可乐。我们中国任何一个有点钱的人比他的物质享受都要多不知多少倍,比如,洗头捏脚之类的服务巴菲特估计是没有享受过的。 但是他的生活质量很高,主要是精神思想上的享受。对巴菲特来说,赚钱可以算是一种数字游戏,是智力的较量。他从小喜欢数字,喜欢概率,喜欢收集,喜欢竞争,喜欢伸张正义。他小时候很喜欢跟父母去教堂,大人忙着唱圣歌,他忙着看圣歌作曲者的生卒年份,计算他们的寿命,结果发现这些作曲者并没有因为为上帝谱写赞美诗而比常人多活几年,很是失望。他会坐在街头记录每一辆路过的车的车牌号码,计算每一个数字出现的概率,乐此不疲,因为他相信哪天街角那家银行遭抢劫后,他的记录对警方破案会大有帮助。他小时候喜欢收集小石头、可乐瓶盖、邮票等东西。他把三颗小石头放在浴缸边上,给每一个小石头取好名字,他和姐姐、妹妹各认领一颗,他一摁秒表,三人同时把小石头推进浴缸的水里,看哪一颗小石头最先到达浴缸底部,花了几秒钟。他不厌其烦地天天拉着他姐姐妹妹玩这个游戏,希望小石头天天有进步。这些性格特征的组合十分难得,投资成功正是需要这样的组合。不过,他也完全有可能将这个组合用在其他方面。好在命运没有这样安排,不然我们就见不到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家了。这要感谢巴菲特的父亲,他在三个孩子十岁时都带他们去进行一趟东部之旅,巴菲特选择去的是华尔街。在证交所的餐厅里,他看到证交所的会员们用完餐后会招呼一个脖子上挂着一个托盘的人,托盘里放着各种烟叶,那人就根据客人挑的烟叶现场卷制雪茄烟。巴菲特看呆了,他意识到这些证交所的人肯定赚了很多很多钱才能在满目苍痍的经济中还过着这样讲究的生活,雪茄都是定制的,这样享受。巴菲特看到卖雪茄烟的人这一天,也是他人生目标明确形成的一天,他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赚钱,一定要赚钱!当然,他赚钱不是为了抽雪茄,或者其他的享受,而是为了获得自由,为了不受制于任何人,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那一天开始,他把喜欢数字概率,喜欢收集竞争,喜欢公平正义等性格特征都用到了投资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方法,在接下来的70年里创造了巨额财富。



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形成起了最早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本·格莱姆,他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老师,是巴菲特心目中的英雄。格莱姆的投资公司在20年间平均每年跑赢市场2.5个百分点,这在巴菲特出现之前是很十分了不起的成绩。格莱姆取得这样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他分析数字的能力非常了得。在他之前,股票的估值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基本上全是臆想猜测。格莱姆建立了第一套系统全面评估股票价值的方法。不过他只分析公开现有的数据,一般是公司的财务报表,而不愿意去打探非公开现有的信息,他拒绝走访公司,了解管理层,他认为这是作弊,因为他把投资看成纯粹的智力游戏。



巴菲特师从格莱姆,学到了三大道理:一、股票是拥有一个企业的一小部分的凭证,它的价值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有内在价值,它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企业的价值;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估算分析,估算分析难免会有误差,所以,为了保证投资结果不被误差寝室殆尽,需要设立一个较大的价格安全边际;三、“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格莱姆将市场比拟为一个人,这位先生喜怒无常,情绪阴晴不定,又恐惧又贪婪,不要让他影响你对价值的判断,他的喜怒好恶不能代表任何问题,他只是你的仆人,给你提供买卖股票的工具场所而已。



这三点让巴菲特受益匪浅,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他的投资。因为格莱姆超级冷静的理性导致了沉闷的悲观主义,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所谓“烟屁股投资法”。他会很辛苦地寻找市值大大低于资产账面价值的股票,甚至有一段时间只找市值低于流动资金(流动资产减掉流动负债)的股票,这些死了比活着更值钱的企业(清盘资产变卖所得资金高于股票价格)被称为香烟头,意思是它们像被人抽得差不多的扔掉的香烟头,格莱姆会买进大量不同的香烟头,分散风险,总有一些香烟头可以抽到最后一口烟。这样的投资尽管很辛苦,又平淡,回报也不是非常高,但是它的风险很低,相对于承受的风险来说回报是很高的。



巴菲特早年的投资就是这样捡香烟头,接触菲舍的理论和认识芒格之后才有所改变。芒格认为格莱姆的悲观理性主义使得他错误地认为将来充满着风险而不是同样充满着机会,这种不对称的认识阻碍了投资。和格莱姆正相反,芒格喜欢优秀的企业great businesses,管理层能力强,品牌强大,这些别的企业模仿起来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自我造血,不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要投入资本以维持营运。芒格一旦看准了投资机会,还会去借所有能够借到的钱去投资,充分运用融资杠杆,这在巴菲特也是匪夷所思的。芒格常说,投资要稳准狠,你要认为不好,那你就索性不投;你要认为真的值得投,那为什么不多投一点?任何中间状态在逻辑上都不成立的。 1963-64年间,巴菲特和芒格处于“热恋期”,每天通话不少于三个小时,芒格将巴菲特视为投资之王,但同时也认为自己也很聪明,能在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坚持己见。他的名言是:“你会同意我的观点的,Warren,因为我是正确的,而你是聪明的。”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慢慢开始将格莱姆的悲观谨慎和芒格的乐观从容结合起来了,其实巴菲特对于美国经济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有信心的,芒格的投资理念也暗合了他的思想,他开始不再捡烟屁股,不再在一堆金子里找金针,最终形成了现在倍受世人推崇的“价值投资法”。为了方便记忆,笔者用4M来解释对“价值投资法”的理解。



第一个M可以理解为市场,或者行业,也就是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一个能够赚钱的行业。有些行业就是不能赚钱,这可以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即同业竞争、进入壁垒、替代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五个方面,在现代经济中,可能还要增加一个互补品这一力量。五力分析模型的精髓是全面性,每一个单独的力量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缺了任何一个力量,这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就会受影响。比如,飞机制造业,同业竞争者少、进入壁垒高、替代品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弱,这对这个行业都很有利,但是最后一个力量,买方议价能力很强,这个行业盈利能力就不强。所以,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要综合分析,不是说经济发展了所有行业企业的获利能力都会提高,不是说新兴技术的行业企业肯定能赚钱。 1999年7月,在因特网泡沫鼎盛的时候,巴菲特参加太阳谷的峰会并发言,他旁征博引历史数据委婉地说明他的判断:这是个泡沫!1964年12月31号到 1981年12月31号,这17年间,美国经济总量翻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总销售收入翻了不止5倍,道琼斯指数在这两个时点的数字分别是874.12 和875.00。他又举了汽车行业的例子,美国曾经有2000家汽车公司,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3家,就这3家,曾经一度市值都低于账面价值。汽车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美国经济具有重大贡献,对于投资者,它的影响也很大,但是是负面的。他还提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另一个伟大发明,飞机,几年前,对于航空业的股票投资累计回报是为零(笔者:我们知道,现在是负数)。他还开玩笑说,如果当年他在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的现场的话,他希望自己有勇气把那架飞机射下来,“这是我向未来投资者应尽的义务”。他后来还曾说,似乎所有带翅膀的东西都投不得。巴菲特几乎从不投高科技企业,这可能是个原因。诚然,科技造福人类,但是人类不是投资者。



第二个M是管理层,管理层要能干可靠,人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结果会很不同。有的人适合做管理,做得好;有的人不适合做管理,做不好,这是客观规律。芒格对于管理人才的问题是这么看的,“我们不培养他们,我们寻找他们。”



第三个M是护城河(moat),即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比如需求方来讲的品牌效应、供应方来讲的规模经济效应等。



第四个M是安全边际,即购入的价格应该远远低于价值,这样就算分析估算有误差,投资回报也不会荡然无存。



每一个单独的M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缺了任何一个M,这个企业就不会成功。所以说,成功的企业个个相似,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成功。如果投资符合这四大条件,那么就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它不断地带来很高的投资回报,我们再把它产生的资金配置到回报率同样高的地方去,这就形成了一台滚雪球的机器 (compounding machine),财源滚滚来了。 Berkshire Hathway当年是美国服装衬里最大的生产商,但是这个行业本身不赚钱,最后巴菲特不得不将它转型成他做投资的平台。可口可乐当年的首席执行官 Ivester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不当、过度压榨瓶装商,没有能力,最后巴菲特不得不请他走人,至于把老婆买浴帘的1500美金发票拿到公司报销的首席执行官那当然更不能用。巴菲特旗下七十多家公司几乎都有由品牌或者规模经济效应等形成的护城河,比如喜诗糖果属于前者,GEICO属于后者。最后一个M,安全边际,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前面三个M讲的都是分子,投资回报,这第四个M讲的是分母,投资本钱,企业再好,如果股价已经很高了,再买就危险了,投资回报就不高了。



巴菲特为什么会投资比亚迪呢?众所周知,是因为芒格的强烈推荐。都想把莱特兄弟试飞的第一架飞机射下来的巴菲特没有想炸掉比亚迪出品的世界第一辆纯电动车反而投资占了10%的股份,这的确让很多巴迷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投资比亚迪并不违背巴菲特的4M投资理念,巴芒从来没有说绝对不投高科技,只是说不投不能理解、看不懂的技术,巴菲特此次访比答记者问时也一再强调“我们只投我或者芒格看得懂的企业”,尽管巴爷对电动车、新能源可能不太懂,但是博览群书、对科技一向很感兴趣的芒格对这个领域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此次86岁高龄随行访比,足见芒格对自己判断的信心。另外三个M当然更符合了,对于王传福挂帅的比亚迪管理层巴芒是越看越欢喜,在各个场合都给予了最高评价。比亚迪的护城河也很深,铁电池技术独占鳌头,无人能敌;品牌也有一定优势。安全边际更是没有问题,巴菲特的比亚迪投资现在已经翻了7倍。当然,巴菲特力挺比亚迪,也有可能是属于芒格说的“结婚前睁大两只眼,结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反正在巴菲特近2000亿的投资组合中比亚迪是沧海一粟。但是这是我们中国人唯一的一粟,还是让我们祝福比亚迪一路走好,不辜负巴芒,不辜负国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巴菲特、芒格、盖茨此次锵锵三人行,估计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了。三人的关系很是有趣,巴菲特和芒格是半个世纪故交,巴菲特和盖茨是忘年交,两人相差25岁。芒格和盖茨都是巴菲特的朋友,不过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交往,两人都是属于绝顶聪明也意识到自己绝顶聪明很难和不聪明的人打交道很难忍受不聪明人的不聪明的那种聪明人。巴菲特相对比较能和别人相处,尽管他也会不耐烦,但是他会努力掩饰。由于他母亲的关系,他从小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一辈子都很努力地去讨好别人,希望大家都喜欢他,他还专门去听卡耐基的课,学习和别人团结友爱的方法。他很会激励旗下公司的管理层,用他自己的话说,会“卡耐基”他们。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他会夸奖翻译说:“你真是翻得太好了!” 怕翻译翻饿了,递一盒打开的巧克力过去说:“你吃块巧克力吧。” 吃到巧克力和边上看到的人都十分感动。



比亚迪的投资是芒格主导的,所以这次访比,可以说是盖茨陪巴菲特陪芒格,这样三人就一串儿都来了,往台上一坐,整整1000亿美金坐在那儿,蔚为壮观。芒格对于中国和比亚迪的推崇完全可以理解,巴菲特看在老哥的面上对于中国和比亚迪的推崇也可以理解,倒是盖茨很不容易,一路从深圳陪到北京,陪到长沙,而且发言时十分谦虚,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令人叹为观止,比亚迪创新为本,造福人类,十分了不起,云云。长沙站有记者问盖茨,盖茨先生,您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家,您对比亚迪有什么建议吗?盖茨回答说:“比亚迪有着最优秀的领导人,做得非常好,不需要我给他们提什么建议吧,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快速增长倒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如果说微软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要有长远的目光战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发展、要重视客户基础的打造,但是这几点我觉得比亚迪都已经意识到了,也都做到了,所以芒格先生才会这样推崇比亚迪,告诉Warren一定要投资。我很荣幸这次能够一起来拜访比亚迪,见证比亚迪的成功发展。”



现年55岁的盖茨不再是哈佛辍学创业的毛头小伙了,两鬓斑白,满脸斑纹,但是举手投足还是和往年一样,一种慵懒倦怠百无聊懒的样子,太聪明的人似乎多多少少都这样,不过说起话来就完全不同,声音清晰犀利,很有穿透力,逻辑缜密,用词精当。主持人寒暄中问到盖茨,“听说您是twitter微博的粉丝,是这样吗?”在待人接物、世故人情方面比较冷淡“微薄”的盖茨,说到技术就热情了,说:“微博是个好东西,这几天在中国出访,我随时发微博给我在美国的家人朋友同事,告诉他们我的行程,所见所闻,这样的沟通实时性和现场感很强,太好了!”



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他还详细谈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输入方式的革新,目前为止,信息输入系统主要靠键盘,以后手写、语音等技术将降低键盘作为信息输入方式的重要性,这是最最大的趋势;二是收看界面,以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界面会统一起来,书、电视、因特网等等都会统一到一个界面上;三是教育的数字化,将来顶级学校的顶级教授的授课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特别度身定制教育的内容,这将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四是机器人的普及将会成为现实,我想比亚迪以后就会开发出机器人,软件和硬件高度结合,这方面微软也许可以和比亚迪合作。



巴菲特带着他这两位同样是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的朋友造访中国,造访比亚迪,给比亚迪带来了无限的动力,给巴迷们带来了又一次思想的盛宴,给中国人带来了骄傲和自豪!祝巴芒健康长寿,祝巴比心想事成!
兄弟情深,相敬如宾

巴菲特和芒格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一直是投资界的美谈,此次老哥俩携手来华访问,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巴芒相敬如宾的兄弟深情。

比芒格小六岁的巴菲特处处照顾着芒哥,芒格视力听力不好,但说话滔滔不绝,每次坐在主席台上发言往往忘了翻译的存在,巴菲特会拉拉他的衣袖,然后指着翻译站的方向,提醒芒哥注意停顿给翻译时间翻译,几次之后,芒格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巴爷一碰他,他就马上闭嘴,很听话的样子。而巴菲特对于翻译特别重视,开场白就说:“一般我在中国会用中文发言,不过考虑到翻译小姐的就业问题,我还是改用中文吧。”全场大笑。

听众提给巴菲特的问题,巴菲特总是找各种理由转给自称爱说教的芒格,给芒格表演的机会,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第一个问题问巴爷对于新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巴爷回答说,“这个问题还是让Charlie回答吧,尽管他只比我大六岁,但是他的智慧比我高深很多,特别是讲到新能源,我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再生能源,盖茨回答后,芒格补充了几句,提问者再问巴菲特的观点,巴爷说,“一般一个问题Charlie回答后就盖棺定论了,我没有补充了。” 说完,三人在台上相视而笑。在对话节目中,巴菲特甚至说芒格是我的秘密恋人,对于芒哥的崇敬珍惜溢于言表。精神上如此契合的朋友确实应该比珍惜恋人更珍惜。

芒格对于巴菲特也是十分尊重,有人问芒格,“您和巴菲特半个世纪的友谊是不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巴菲特经常抛头露面,而您十分低调,还是有人认为您比巴菲特更重要,对此您怎么看?” 芒格正言道:“完全不是这样!Warren才是最重要的,他比我重要得多,他是一把手,我是二把手,我只能说我在他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已。他在幕前我在幕后,这不是有意的安排,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局面,我觉得这样很好;我没有他那么显赫重要,对此我没有一点点遗憾,我其实比较喜欢这样在幕后。 Warren能力强、人品好,德才兼备,又是个很有趣的人,我很幸运有这样的朋友。在中国关注我的人比在美国多,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孔夫子,重原则、重家庭、重教育,强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道德义务,life-long learning as a moral duty,主张用智慧改善人类生存条件,use your wisdom to make your family and the world better, 务实,不偏执,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是如果没有巴菲特,我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有时记者会问巴菲特暗藏机关的问题,芒格担心巴菲特落入陷阱,会挺身出来掩护。在长沙站,国外媒体Bloomberg问:“巴菲特先生,您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怎么看?这几天我跟着你们从深圳到北京到长沙,所见所闻都是很积极向上的,中美民间往来还是很友好互惠的。但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了一个强迫人民币升值的法案,您是否认为国会通过这样的法案是脱离实际,不识时务?” 芒格代巴菲特回答:“我们只能代表公司说话,我们没有代表政府发言的权利和兴趣,汇率问题是中美两国政府的事,我们不便置喙。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 有时他也会打趣巴菲特,比如,主持人问完巴菲特一个问题,再问芒格怎么看,芒格就说:“我完全同意巴菲特主席的意见(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斯威的董事局主席,芒格是副主席)。”装出一副跟班小弟的样子。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有人问巴菲特,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以您为榜样,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您觉得他们有机会成为您吗?巴菲特立马把这个问题转给芒格,芒格说:“这个问题得你自己回答了,他们是问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而不是中国的芒格,我不能代劳。”

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创造了500多亿的财富,激励了成千上百万年轻人,一个86岁的老哥,一个80岁的小弟,兄弟情深,令人感动!

王传福高,比亚迪强

此次巴菲特携芒格、盖茨来访,目的何在,众说纷纭。减持说是其中的一个。有人怀疑巴菲特此次拜访比亚迪就像当年拜访中石油一样,是吻别,最后的亲密。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性格是属于十分不愿意得罪人的那种,他很害怕被人讨厌,一辈子都在很努力地获得大家的好感,所以减持比亚迪之前先来抚慰一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巴芒在各种场合的言行都彻底粉碎了减持说。

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到下半场,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萦绕大家心头的尖锐问题,“请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比亚迪的股价可以涨到多高?您准备持有多久?” 巴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从不预测股价,也不看短期的股价波动,我不在乎我投资的公司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利润好不好、股价高不高,我不看短期,只看长期。我投的是这个企业,而不是股票,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时,要看一个企业的市场潜力,比如比亚迪,不管是它所从事的汽车行业还是新能源行业,以后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市场需求巨大,有很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再看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比亚迪在这些市场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很强,你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明白比亚迪是个优秀的公司,它过往的业绩摆在那儿;再看这个企业的领导者,王传福先生十分优秀,年富力强,有的是干劲和激情,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可能提前几年就可实现了。总之,比亚迪具备一个成功企业的所有要素,只要能够保持前十年的发展势头,不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有的记者比较直接,“您会减持比亚迪的股票吗?”巴菲特直摇头:“当然不会! 我估计在我葬礼上,大家还会说,他还拿着比亚迪的股票呢。” 芒格更是字字铿锵:“到死也不会!” 记者又问了:“既然你们这么看好比亚迪,是否会考虑增持?” 芒格回答:“增持不是我们能说了算了,我们得获得管理层的批准许可,比亚迪并不需要资金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巴菲特还多次讲到他当时决定投资比亚迪的故事:“我和Charlie相处51年,他一共给过我三个推荐投资的电话,前面两次也都很不错,第三次就是建议投资比亚迪,我一开始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他就打电话来说,如果你不投王传福,就错过第二个亨利福特了,我不为所动;他又打电话来,说,你不投就错过第二个爱迪生了,我还是不为所动;第三次他打电话来,说,你再不投就错过第二个比尔盖茨啦,我一听立马就投了。”说完俏皮地看一眼旁边的比尔盖茨,在全场欢笑中,盖茨也露出了稍带羞涩的笑容。

有人追问巴菲特:“您和盖茨先生是好朋友,现在和王传福先生也是好朋友,同样是好朋友,为什么王先生的企业您投了,盖茨先生的企业您就没投呢?” 盖茨和芒格都笑眯眯地侧头看着巴菲特,看他怎么回答。这个难不倒巴菲特,只见他呵呵呵笑了几声,开始快速给出他万变不离其中的回答:“这和两个公司的相对规模有关。做投资,说到底,就是现在付一笔钱,放到一个你认为很有潜力的企业去,希望这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释放实现它的潜力,将来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 Charlie跟我解释了比亚迪的情况后,我觉得这个企业潜力巨大,而且有实现潜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值得投资。如果当时你有钱,我也会建议你投比亚迪,而不是微软;别说是微软,我都不建议你投我们的公司Berkshire Hathway。” 这样的自嘲抹去了可能会给盖茨带来的尴尬不悦,巴菲特不愧是卡耐基的信徒。

巴菲特2008年9月投资比亚迪,这是第一次实地考察,也是第三次来华访问。他说,他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考察的,他对于这次考察所见所闻十分满意,比亚迪的技术、产品、管理团队、员工队伍、和政府的关系等各方面让他感到十分满意,他对比亚迪充满了信心。在比亚迪经销商大会上,巴菲特也一再强调,“我选择比亚迪,是明智的;你们选择比亚迪,也是明智的。”

如果说巴菲特的表达还算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芒格的表达就十分热情了,生性挑剔、怀疑一切的芒格对于中国、对于比亚迪、对于王传福有着如此纯粹、强烈的好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惊讶。当比亚迪员工问到芒格,他觉得比亚迪有什么欠缺的地方,他有什么建议时,芒格的回答几乎让中国人感动得掉泪:“我们是来向你们学习的,不是来说教传经的,你们的事业十分伟大,你们的技术领先世界,你们的抱负无人能比,你们的人民勤劳智慧,精诚合作,所以成功是必然的,就像比亚迪一样!”



芒格还将王传福比作爱迪生与韦尔奇的结合体,可能是他这辈子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了,当然除了他的老弟巴菲特。芒格认为王传福有着崇高的理想、惊人的毅力以及团结鼓舞人们的魅力。王传福慷慨大方地将股权分给高管和员工,不安插一个亲戚进公司,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王传福能带领大家创新开拓,日以继夜地搞科研开发,不断学习,不断试验,不断进取。芒格对于那些投机取巧、豪赌爆发的有钱人十分不屑,强调,有钱人不一定是高尚的人,生财要有道。当被问到他认为什么样的人算高尚的有钱人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像王传福这样的人才是生财有道的高尚的有钱人。他的事业造福人类,泽被子孙,值得大家学习。



这几天,巴菲特和芒格不是穿着打着比亚迪标识的T恤衫,就是打着比亚迪的领带,口口声声比亚迪、王传福,真是成了比亚迪的代言人。当记者问芒格,这种情况常见吗?芒格说,支持所投资的公司当然是正常的,不过像我们这样支持比亚迪当然是不同寻常的,我们一般也不会这样力挺我们旗下投资的公司,上次这样做好像是投See’s糖果的时候,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像比亚迪这样年轻的公司需要我们的支持以便更快地获得公信力,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不会说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I don’t say things I don’t believe.我不说言不由衷的话;所以,我对比亚迪的褒奖句句是真心话,你们尽可照单全收。”



当被问到是否会考虑投资于中国其他企业时,巴菲特客气地回答,对于世界各地的投资机会我们都是很关注的,只要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我们都会考虑投资。芒格的回答更明确:“We got so charmed with BYD. 比亚迪让我们太心驰神往了,其他公司和比亚迪比起来总是相形见绌。”



总之,巴芒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王传福是高尚的,比亚迪是强大的。



中国神话,高山仰止

巴菲特十五年前第一次访华,为期十七天,主要是为了追随比尔盖茨夫妇。Buffett’s motivation for this round-the-world jaunt was the Gates. 巴菲特通过朋友K结识盖茨后就一直很喜欢这个商界天才,甚至为了参加盖茨的婚礼而放芒格的鸽子,没有去参加芒格七十大寿典礼,芒格对巴菲特当然很宽厚,反正巴菲特做什么他都会原谅。有人说盖茨成了巴菲特的第三个儿子;也有人说,讲到对盖茨的爱,巴菲特仅次于盖茨的太太Melinda。when it came to being in love with Gates, Buffett ran a close second to Melinda. 总之,巴菲特第一次来中国,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盖茨。多年之后,留在巴菲特记忆最深处的不是长城、紫禁城、三峡、钓鱼台宴请时盖茨夫妇特地安排为他做的一道又一道汉堡包和炸薯条,而是神农溪的纤夫。 “There could have been another Bill Gates among those men pulling our boat. They were born here, and they were destined to spend their lives tugging those boats the way they did ours. They didn’t have a chance. It was pure luck that we had a shot at the brass ring.” 在神农溪的船上时他就说:“那些拉船的纤夫中可能就有另一个比尔盖茨,但是他出生在这儿,注定一辈子这样辛苦地拉船,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财富成功,钟鸣鼎食,纯粹是运气。” 这十五年来,富有恻隐之心的巴菲特每每会想起神农溪的纤夫,感慨命运的安排,人生的际遇。



9月29日下午,对话节目邀请了当年纤夫船长来到现场和巴菲特见面。老纤夫出场前,先让巴菲特看了一段节目组寻访老纤夫的录像,老纤夫已经不在神农溪拉船了,全家搬到了县城,住在一幢七层楼的房子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老纤夫上场,巴菲特和他热烈拥抱,淳朴的老纤夫拍着巴菲特的西装表袋说:“原来你这么有钱啊!” 老纤夫多半不知道在这个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投资家、人称股神心目中自己代表的是悲悯、宿命,这十几年他其实过得并不比任何其他人更痛苦,也许只有更开心,毕竟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对于巴菲特来说,这一见面了却了不是心愿的心愿,修复了不是心理创伤的心理创伤,是件释怀快意的乐事。老纤夫的际遇折射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巴菲特深感触动。他在讲到中国发展时,从不吝啬渲染的词汇:“很难想象现在的中国和15年前的中国是同一个中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培养了许多像比亚迪这样的优秀企业和像王传福先生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其他国家一百年也未必能够取得的进步,令人叹为观止!我很荣幸见证了中国过去15年的大发展,我希望我还能见证中国接下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发展,见证中国成为世界一大强国! ” 当然他时刻不忘为比亚迪争取支持:“我们应该支持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因为它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家公司的发展,它的技术会给13亿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给 65亿地球人带来福祉,让我们祝愿这项造福人类、泽被子孙的伟大事业获得辉煌成功!



总结此次中国之行时,他这样说到:“这几天的中国之行太神奇精彩了(amazing),比亚迪的发展、各大城市的发展、整个中国的发展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们回去后会告诉我们的股东、告诉美国民众这里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十五年前首次访华,三年前又去过大连,这次回来考察比亚迪,看到比亚的的大发展很是高兴激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来到中国,见证比亚迪年产电动客车年产50万辆的光辉一刻。 ”



最后一天在长沙答记者问时,巴菲特说:“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我当然也在电视等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中国的报导,听到很多数字,比如 GDP的增长率等等,但是眼见为实,亲眼看到后的震撼力还是十分强烈。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孕育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自我第一次来访至今15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坚信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中国经济将来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我向中国、中国人民致敬!”



如果说盖茨促成了巴菲特的首次中国行,给了巴菲特了解中国的机会,那么真正让巴菲特对中国产生好感的是芒格。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思想者的芒格很崇尚中国文化;对于很多西方人不能理解接受的一些中国现象,芒格很宽容,认为中国的制度系统“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有些奇怪,但是行之有效”。 2008年Berkshire Hathway股东年会上,有股民对于中国政府处理西藏问题的方式表示抗议,要求Berkshire Hathway出售可口可乐的股票,因为可口可乐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不愿得罪人、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他的巴菲特碰到这种不涉及利害的冲突争议,一般打马虎眼,息事宁人。芒格则不然,他从不因为怕得罪人而放弃直抒胸臆,而且崇尚理性的他最讨厌用意识形态代替大脑思考。芒格缓缓说到:“西藏问题的是非曲直且不去说,我只问你,中国的民主制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既然是进步了,我们为什么要打击她呢?你难道是希望它退步吗?再说了,民主是个过程。 1929年美国举办奥运会时美国妇女还都没有选举权呢。 按照你的说法,我们当年就因该阻止美国举办奥运会。” 一番话,说得那股民哑口无言,一天会议从此再无人提中国民主问题。



芒格对中国的好感不知来源何处,可能是因为他很推崇孔子的思想的原因,他和孔子有着很强的认同感。他在北京接受采访解释自己为什么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受欢迎的原因时说:“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孔子,重思考、重原则、重家庭、重教育,强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道德义务,life- long learning as a moral duty,主张用智慧改善自身、家人、同胞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条件,use your wisdom to make your family and the world better, 务实,不偏执,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慈善公益,见仁见智

在这次中国之行中,巴菲特表示,把一个企业经营好,特别是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为人类造福,本身就是慈善;盖茨认为,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进行一些帮助弱势群体、赈灾救难等具体的慈善活动;芒格提到,欧洲包括英国在内,在慈善方面都做得不大,亚洲也不大。他说,“对于Warren和Bill的雄心壮志(笔者:大概就是指劝捐的雄心壮志)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不过我不会指示中国人该怎么做慈善,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可以选择捐我自己的钱,别人的钱捐不捐是他们的事。”



尽管巴菲特三天半行程中只有一个晚上参加盖茨基金的活动,但是那晚的慈善晚宴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劝捐鸿门宴”引发了国内外对于中国慈善业的激烈讨论。



有数据显示,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是GDP的1.7%,欧洲是0.7%,而中国是不到0.01%。为什么中国没有所谓捐赠文化?除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慈善机构治理透明程度不同等原因外,可能还有一个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原因。



巴菲特能捐出99%的财富,这和他价值观中的“娘胎彩票”理论分不开。 他说:“I’ve had it so good in this world, you know. The odds were fifty-to-one against me being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0. I won the lottery the day emerged from the womb by be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stead of in some other country where my chances would have been way different.”“我很幸运,1930年出生于美国,这个出生时空组合的概率是50比1,我从娘胎里出来的那一刻就好比中了50比1的彩票。如果不是出生在美国,而是其他国家,我的境遇就很不同了。” 他认为,一个社会应该鼓励强者自由翱翔,追求成功,但是成功了一定要帮助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的人,要回馈社会。 对于那些自以为“I did it all myself”全靠自己、和社会没关系、不愿意回馈社会的所谓成功人士,巴菲特很是反感,说:“你让他去选择,一个是生在孟加拉国,不用付税,另一个是生在美国,看他愿意付出他收入的百分之几以获得生在美国的娘胎彩票!” 巴菲特和盖茨是最早最激烈反对布什总统逐渐撤销遗产税计划的富人。巴菲特义愤填膺地说,我反对世袭相承的王朝,这好比在这一界奥运冠军的孩子中选拔下一界奥运的冠军,还有比这样的制度更背离民主精神的吗?一个少女单身妈妈领些社会福利金,你们富人都要嚷嚷说这样培养了穷人的依赖性,不公平;那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了这么多饭票,他们几代人可以完全不劳而获,就因为他们投对了娘胎,这样就公平了吗?!巴菲特对于自己的三个孩子从不纵容惯养,三个孩子上的都是公立学校,衣食住行都很普通,他们并不知道家里很有钱,过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



在巴菲特的思想里,有这么相互关联的两点,一是出生的时空是随机的概率事件,出生时空有利,好比中彩;二是致富发财、获得成功不完全是个人的努力,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所以中彩的富人捐钱做慈善,帮助没有中彩的其他人,是天经地义的。巴菲特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曾经在多个场合讲过以下相似的话:我是很幸运的,如果我出生在非洲,整天要和老虎狮子赛跑的话,我恐怕早就成了老虎的早餐了,因为实在跑不过别人;我很幸运,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事情,我天生的性格使得我很适合做这个事情,并且在后天又获得了将这个事情做好的知识、技能,这个事情做好后又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很高的社会地位。我太幸运了!一个士兵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得到的回报是国家颁发的一枚奖章;一个教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得到的是学生的感谢信;像我这样一个投资者,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得到的竟然是不可想象的巨额财富。他在北京比亚迪成点亮西藏捐赠仪式活动现场说:“Bill and I are extremely lucky. Efforts rewarded, I just get paid very well. Bill和我是超级幸运的,我们当然也很努力,但是我们的回报超级高。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多人比我更聪明更努力,我只是得到的报酬很好而已。我们有幸获得这么多的财富,简直不可思议。 Extra wealth,但是一个人活这一世,吃穿用度,花不了这么多钱的,剩余的财富应该回馈社会,帮助那些没有我们那么幸运的人,他们可能出生在贫穷的地区,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或疾病缠身,或遇天灾人祸,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捐是不可能的事。这和东方文化不一样,东方文化深受佛教影响,人们多多少少相信因果轮回。投胎投得好,不是随机中奖,是上辈子积的德;既然是我上辈子积的德,这辈子的荣华富贵当然我来享受,凭什么要我捐出来帮助别人?谁让他们上辈子没积那么多德?当然,按照因果关系,如果这辈子捐钱积德了,那么下辈子还会有荣华富贵。问题是,下辈子到底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下辈子等下辈子再说吧。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不捐是天经地义的。给定巴菲特的思想,捐是默认状态;给定因果轮回思想,不捐是默认状态。如果不捐是默认状态,那么再加上发展阶段、程序方式上的一些障碍,中国几乎没人响应巴比裸捐号召也就很正常了。



除了价值观方面的区别,还有一个区别是立国精神。美国的立国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父传子、子传孙的封建意识让崇尚“美国之梦”的巴菲特深恶痛绝;但是他的深恶痛绝倒让大多数中国人不能理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使得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地植入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中。有人开玩笑说,美国人是为下一分钟活着,印度人是为下一辈子活着,中国人是为下一代活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财务年度,美国是一代一结帐,印度是三代一结帐,中国是两代一结帐。既然是为下一代活着,一旦富贵了,把饭票留给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不是很正常吗?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投对娘胎就是最大的本事。所以巴菲特的义愤填膺让马云也一样义愤填膺,马云说一个不把财富留给自己孩子、不照顾自己孩子的人,你怎么能相信他会照顾社会呢?正是这样的思想,才会使得中国权贵资本主义大行天下,而天下还很太平。



睿智的芒格在北京活动现场最后补充的一句话或许提示了我们慈善的另一个侧面:“And you are not allowed to take it to grave. More fun to give it away yourself. 反正也带不进坟墓去,不如自己捐掉,这更有意思。”



中国经济:转型与泡沫

有人问芒格:“中国以前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经济,现在这些行业利润越来越薄,难以为继,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尚未发展起来,而且如果发展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那么原来的劳动力到哪儿去找工作呢?您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出路在哪里?”芒格回答:“中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没有就业机会,我不觉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不该发展了;而且,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不是已经在发展了吗?很多行业高精尖的技术都在中国啊,中国有很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的公司,比如比亚迪。”巴菲特补充:“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一个行业的重要性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规律。比如,1920年,美国1.5亿人中从事农业的人口高占 30%;现在美国3.1亿人口中只有2%的人从事农业。如果1920年的时候你和当时的美国人说,以后只有2%的人从事农业了,他们会很惊讶地问,那么剩下的人不就失业没事做了吗?今天我们知道,其实不是这样。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降低了,但是涌现了很多新兴产业,人们不怕没有工作做。比如,八十年代,盖茨他们开创的新行业就给成千上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你们的经济在过去二三十年发展迅猛,我想将来二三十年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现在中国的很多工作二三十年前的人是完全想不到的,再过二三十年会有怎样的工作,现在的人们也是同样不可想象的。不用担心以后没有工作,要动态地思考这个问题,只要经济发展,只要你勤奋努力,就不怕没有事做。”



有记者问芒格:“您是否认为中国股市有严重的泡沫?” 芒格马上回答:“当然有严重的泡沫啰!中国人天性好赌,没有泡沫才怪呢!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哪个国家的股市没有过泡沫呢? Some Chinese are over-obsessed with gambling有的中国人沉溺于赌博,沉溺于急功近利赚快钱,把股票看成赌场的筹码,这太糟糕了!股票背后是有实实在在的企业的,不是赌场的筹码!我们应该做投资,投资于企业,股票只是一个载体,不能投机赌筹码。如果变成了一个职业赌徒,一生都耗在赌博上,就算赚了钱又如何?这是多么糟糕可怕的一生!terrible terrible life!美国已经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了,结果是整个资本市场变成了一个大赌场,欺诈猖獗,疯狂搏傻,泡沫越赌越大,破裂之后损失巨大,惨不忍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呀,你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了!”



投资理念,4M制胜

巴菲特说他自己很幸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拥有将这件事情做好的天份以及后天习得的技能。这件事情就是投资。巴菲特认为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赚钱,二是长寿。估计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但是很少有人能都做到。巴爷说,我要赚钱,有钱了我就有了自由,有了自由我就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巧妙的是,他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赚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的财富像雪球一样,从六岁时开始卖口香糖、可口可乐积攒的几分几毛的第一片雪片滚到顶峰时世界首富600亿美金,然后他又将其中的99%捐去做慈善,自己生活十分节俭,至今住着50年前花了31,500美金买的房子,在简陋的办公室办公,穿着很普通甚至可以说很土气的衣服,自己开车上下班,自己搬行李,吃着汉堡和樱桃可乐。我们中国任何一个有点钱的人比他的物质享受都要多不知多少倍,比如,洗头捏脚之类的服务巴菲特估计是没有享受过的。 但是他的生活质量很高,主要是精神思想上的享受。对巴菲特来说,赚钱可以算是一种数字游戏,是智力的较量。他从小喜欢数字,喜欢概率,喜欢收集,喜欢竞争,喜欢伸张正义。他小时候很喜欢跟父母去教堂,大人忙着唱圣歌,他忙着看圣歌作曲者的生卒年份,计算他们的寿命,结果发现这些作曲者并没有因为为上帝谱写赞美诗而比常人多活几年,很是失望。他会坐在街头记录每一辆路过的车的车牌号码,计算每一个数字出现的概率,乐此不疲,因为他相信哪天街角那家银行遭抢劫后,他的记录对警方破案会大有帮助。他小时候喜欢收集小石头、可乐瓶盖、邮票等东西。他把三颗小石头放在浴缸边上,给每一个小石头取好名字,他和姐姐、妹妹各认领一颗,他一摁秒表,三人同时把小石头推进浴缸的水里,看哪一颗小石头最先到达浴缸底部,花了几秒钟。他不厌其烦地天天拉着他姐姐妹妹玩这个游戏,希望小石头天天有进步。这些性格特征的组合十分难得,投资成功正是需要这样的组合。不过,他也完全有可能将这个组合用在其他方面。好在命运没有这样安排,不然我们就见不到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家了。这要感谢巴菲特的父亲,他在三个孩子十岁时都带他们去进行一趟东部之旅,巴菲特选择去的是华尔街。在证交所的餐厅里,他看到证交所的会员们用完餐后会招呼一个脖子上挂着一个托盘的人,托盘里放着各种烟叶,那人就根据客人挑的烟叶现场卷制雪茄烟。巴菲特看呆了,他意识到这些证交所的人肯定赚了很多很多钱才能在满目苍痍的经济中还过着这样讲究的生活,雪茄都是定制的,这样享受。巴菲特看到卖雪茄烟的人这一天,也是他人生目标明确形成的一天,他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赚钱,一定要赚钱!当然,他赚钱不是为了抽雪茄,或者其他的享受,而是为了获得自由,为了不受制于任何人,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那一天开始,他把喜欢数字概率,喜欢收集竞争,喜欢公平正义等性格特征都用到了投资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方法,在接下来的70年里创造了巨额财富。



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形成起了最早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本·格莱姆,他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老师,是巴菲特心目中的英雄。格莱姆的投资公司在20年间平均每年跑赢市场2.5个百分点,这在巴菲特出现之前是很十分了不起的成绩。格莱姆取得这样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他分析数字的能力非常了得。在他之前,股票的估值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基本上全是臆想猜测。格莱姆建立了第一套系统全面评估股票价值的方法。不过他只分析公开现有的数据,一般是公司的财务报表,而不愿意去打探非公开现有的信息,他拒绝走访公司,了解管理层,他认为这是作弊,因为他把投资看成纯粹的智力游戏。



巴菲特师从格莱姆,学到了三大道理:一、股票是拥有一个企业的一小部分的凭证,它的价值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有内在价值,它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企业的价值;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估算分析,估算分析难免会有误差,所以,为了保证投资结果不被误差寝室殆尽,需要设立一个较大的价格安全边际;三、“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格莱姆将市场比拟为一个人,这位先生喜怒无常,情绪阴晴不定,又恐惧又贪婪,不要让他影响你对价值的判断,他的喜怒好恶不能代表任何问题,他只是你的仆人,给你提供买卖股票的工具场所而已。



这三点让巴菲特受益匪浅,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他的投资。因为格莱姆超级冷静的理性导致了沉闷的悲观主义,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所谓“烟屁股投资法”。他会很辛苦地寻找市值大大低于资产账面价值的股票,甚至有一段时间只找市值低于流动资金(流动资产减掉流动负债)的股票,这些死了比活着更值钱的企业(清盘资产变卖所得资金高于股票价格)被称为香烟头,意思是它们像被人抽得差不多的扔掉的香烟头,格莱姆会买进大量不同的香烟头,分散风险,总有一些香烟头可以抽到最后一口烟。这样的投资尽管很辛苦,又平淡,回报也不是非常高,但是它的风险很低,相对于承受的风险来说回报是很高的。



巴菲特早年的投资就是这样捡香烟头,接触菲舍的理论和认识芒格之后才有所改变。芒格认为格莱姆的悲观理性主义使得他错误地认为将来充满着风险而不是同样充满着机会,这种不对称的认识阻碍了投资。和格莱姆正相反,芒格喜欢优秀的企业great businesses,管理层能力强,品牌强大,这些别的企业模仿起来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自我造血,不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要投入资本以维持营运。芒格一旦看准了投资机会,还会去借所有能够借到的钱去投资,充分运用融资杠杆,这在巴菲特也是匪夷所思的。芒格常说,投资要稳准狠,你要认为不好,那你就索性不投;你要认为真的值得投,那为什么不多投一点?任何中间状态在逻辑上都不成立的。 1963-64年间,巴菲特和芒格处于“热恋期”,每天通话不少于三个小时,芒格将巴菲特视为投资之王,但同时也认为自己也很聪明,能在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坚持己见。他的名言是:“你会同意我的观点的,Warren,因为我是正确的,而你是聪明的。”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慢慢开始将格莱姆的悲观谨慎和芒格的乐观从容结合起来了,其实巴菲特对于美国经济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有信心的,芒格的投资理念也暗合了他的思想,他开始不再捡烟屁股,不再在一堆金子里找金针,最终形成了现在倍受世人推崇的“价值投资法”。为了方便记忆,笔者用4M来解释对“价值投资法”的理解。



第一个M可以理解为市场,或者行业,也就是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一个能够赚钱的行业。有些行业就是不能赚钱,这可以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即同业竞争、进入壁垒、替代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五个方面,在现代经济中,可能还要增加一个互补品这一力量。五力分析模型的精髓是全面性,每一个单独的力量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缺了任何一个力量,这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就会受影响。比如,飞机制造业,同业竞争者少、进入壁垒高、替代品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弱,这对这个行业都很有利,但是最后一个力量,买方议价能力很强,这个行业盈利能力就不强。所以,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要综合分析,不是说经济发展了所有行业企业的获利能力都会提高,不是说新兴技术的行业企业肯定能赚钱。 1999年7月,在因特网泡沫鼎盛的时候,巴菲特参加太阳谷的峰会并发言,他旁征博引历史数据委婉地说明他的判断:这是个泡沫!1964年12月31号到 1981年12月31号,这17年间,美国经济总量翻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总销售收入翻了不止5倍,道琼斯指数在这两个时点的数字分别是874.12 和875.00。他又举了汽车行业的例子,美国曾经有2000家汽车公司,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3家,就这3家,曾经一度市值都低于账面价值。汽车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美国经济具有重大贡献,对于投资者,它的影响也很大,但是是负面的。他还提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另一个伟大发明,飞机,几年前,对于航空业的股票投资累计回报是为零(笔者:我们知道,现在是负数)。他还开玩笑说,如果当年他在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的现场的话,他希望自己有勇气把那架飞机射下来,“这是我向未来投资者应尽的义务”。他后来还曾说,似乎所有带翅膀的东西都投不得。巴菲特几乎从不投高科技企业,这可能是个原因。诚然,科技造福人类,但是人类不是投资者。



第二个M是管理层,管理层要能干可靠,人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结果会很不同。有的人适合做管理,做得好;有的人不适合做管理,做不好,这是客观规律。芒格对于管理人才的问题是这么看的,“我们不培养他们,我们寻找他们。”



第三个M是护城河(moat),即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比如需求方来讲的品牌效应、供应方来讲的规模经济效应等。



第四个M是安全边际,即购入的价格应该远远低于价值,这样就算分析估算有误差,投资回报也不会荡然无存。



每一个单独的M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缺了任何一个M,这个企业就不会成功。所以说,成功的企业个个相似,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成功。如果投资符合这四大条件,那么就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它不断地带来很高的投资回报,我们再把它产生的资金配置到回报率同样高的地方去,这就形成了一台滚雪球的机器 (compounding machine),财源滚滚来了。 Berkshire Hathway当年是美国服装衬里最大的生产商,但是这个行业本身不赚钱,最后巴菲特不得不将它转型成他做投资的平台。可口可乐当年的首席执行官 Ivester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不当、过度压榨瓶装商,没有能力,最后巴菲特不得不请他走人,至于把老婆买浴帘的1500美金发票拿到公司报销的首席执行官那当然更不能用。巴菲特旗下七十多家公司几乎都有由品牌或者规模经济效应等形成的护城河,比如喜诗糖果属于前者,GEICO属于后者。最后一个M,安全边际,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前面三个M讲的都是分子,投资回报,这第四个M讲的是分母,投资本钱,企业再好,如果股价已经很高了,再买就危险了,投资回报就不高了。



巴菲特为什么会投资比亚迪呢?众所周知,是因为芒格的强烈推荐。都想把莱特兄弟试飞的第一架飞机射下来的巴菲特没有想炸掉比亚迪出品的世界第一辆纯电动车反而投资占了10%的股份,这的确让很多巴迷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投资比亚迪并不违背巴菲特的4M投资理念,巴芒从来没有说绝对不投高科技,只是说不投不能理解、看不懂的技术,巴菲特此次访比答记者问时也一再强调“我们只投我或者芒格看得懂的企业”,尽管巴爷对电动车、新能源可能不太懂,但是博览群书、对科技一向很感兴趣的芒格对这个领域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此次86岁高龄随行访比,足见芒格对自己判断的信心。另外三个M当然更符合了,对于王传福挂帅的比亚迪管理层巴芒是越看越欢喜,在各个场合都给予了最高评价。比亚迪的护城河也很深,铁电池技术独占鳌头,无人能敌;品牌也有一定优势。安全边际更是没有问题,巴菲特的比亚迪投资现在已经翻了7倍。当然,巴菲特力挺比亚迪,也有可能是属于芒格说的“结婚前睁大两只眼,结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反正在巴菲特近2000亿的投资组合中比亚迪是沧海一粟。但是这是我们中国人唯一的一粟,还是让我们祝福比亚迪一路走好,不辜负巴芒,不辜负国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巴菲特、芒格、盖茨此次锵锵三人行,估计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了。三人的关系很是有趣,巴菲特和芒格是半个世纪故交,巴菲特和盖茨是忘年交,两人相差25岁。芒格和盖茨都是巴菲特的朋友,不过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交往,两人都是属于绝顶聪明也意识到自己绝顶聪明很难和不聪明的人打交道很难忍受不聪明人的不聪明的那种聪明人。巴菲特相对比较能和别人相处,尽管他也会不耐烦,但是他会努力掩饰。由于他母亲的关系,他从小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一辈子都很努力地去讨好别人,希望大家都喜欢他,他还专门去听卡耐基的课,学习和别人团结友爱的方法。他很会激励旗下公司的管理层,用他自己的话说,会“卡耐基”他们。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他会夸奖翻译说:“你真是翻得太好了!” 怕翻译翻饿了,递一盒打开的巧克力过去说:“你吃块巧克力吧。” 吃到巧克力和边上看到的人都十分感动。



比亚迪的投资是芒格主导的,所以这次访比,可以说是盖茨陪巴菲特陪芒格,这样三人就一串儿都来了,往台上一坐,整整1000亿美金坐在那儿,蔚为壮观。芒格对于中国和比亚迪的推崇完全可以理解,巴菲特看在老哥的面上对于中国和比亚迪的推崇也可以理解,倒是盖茨很不容易,一路从深圳陪到北京,陪到长沙,而且发言时十分谦虚,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令人叹为观止,比亚迪创新为本,造福人类,十分了不起,云云。长沙站有记者问盖茨,盖茨先生,您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家,您对比亚迪有什么建议吗?盖茨回答说:“比亚迪有着最优秀的领导人,做得非常好,不需要我给他们提什么建议吧,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快速增长倒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如果说微软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要有长远的目光战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发展、要重视客户基础的打造,但是这几点我觉得比亚迪都已经意识到了,也都做到了,所以芒格先生才会这样推崇比亚迪,告诉Warren一定要投资。我很荣幸这次能够一起来拜访比亚迪,见证比亚迪的成功发展。”



现年55岁的盖茨不再是哈佛辍学创业的毛头小伙了,两鬓斑白,满脸斑纹,但是举手投足还是和往年一样,一种慵懒倦怠百无聊懒的样子,太聪明的人似乎多多少少都这样,不过说起话来就完全不同,声音清晰犀利,很有穿透力,逻辑缜密,用词精当。主持人寒暄中问到盖茨,“听说您是twitter微博的粉丝,是这样吗?”在待人接物、世故人情方面比较冷淡“微薄”的盖茨,说到技术就热情了,说:“微博是个好东西,这几天在中国出访,我随时发微博给我在美国的家人朋友同事,告诉他们我的行程,所见所闻,这样的沟通实时性和现场感很强,太好了!”



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他还详细谈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输入方式的革新,目前为止,信息输入系统主要靠键盘,以后手写、语音等技术将降低键盘作为信息输入方式的重要性,这是最最大的趋势;二是收看界面,以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界面会统一起来,书、电视、因特网等等都会统一到一个界面上;三是教育的数字化,将来顶级学校的顶级教授的授课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特别度身定制教育的内容,这将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四是机器人的普及将会成为现实,我想比亚迪以后就会开发出机器人,软件和硬件高度结合,这方面微软也许可以和比亚迪合作。



巴菲特带着他这两位同样是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的朋友造访中国,造访比亚迪,给比亚迪带来了无限的动力,给巴迷们带来了又一次思想的盛宴,给中国人带来了骄傲和自豪!祝巴芒健康长寿,祝巴比心想事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