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ally, It's Over - Charles Munger
Basically, It's Over
A parable about how one nation came to financial ruin.
Stocks are simple. All you do is buy shares in a great business for less than the business is intrinsically worth, with management of the highest integrity and ability. Then you own those shares forever. I will tell you how to become rich. Close the doors.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Basically, It's Over
A parable about how one nation came to financial ruin.
By Charles Munger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连线了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先生。段总的成名作应该是做小霸王学习机,随后在步步高VCD等上的成功,让世人见证了一个创业家的诞生。近来让大家非常关注的是段总花了62万美元同美国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
甚至有人说段永平才是中国的首富。接下来各位网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同段总进行交流。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还可以通过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下面请段总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段永平 : 各位网友好,我叫段永平,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有机会跟巴菲特一起是无价的
主持人 : 段总,既然刚才我们提到了巴菲特,那就先从这个很轻松的话题开始吧。首先我想恭喜一下段总,能够实现跟股神一起共进午餐。我有一个问题是,你有这个想法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你有没有想到实现这个愿望竟然要花这么多钱?
段永平 : 真正有这个想法应该是很久以前,当时知道他在拍卖,每年拍一次,因为是募捐。三、四年前,准确讲应该是在三年前左右的时候。
主持人 : 有没有想到实现这个愿望竟然要花这么多钱呢?
段永平 : 钱我倒没太在意,没有觉得这个钱很贵。因为我觉得能够有机会跟他在一起应该是无价的,而且又不是他自己收你钱,他只是一个捐赠而已。你要确认一件事情,你要捐的这个事情是不是你愿意做的一件事,而不是吃一顿饭有多少钱的问题。我做这件事之前还专门考察过这家基金会干的事情,在那儿花了不少时间,见了所有的人。对他们的工作还比较满意,觉得还不错,所以做的时候没有觉得有价钱的问题,那倒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因为主要是看你的承受能力,我是代表一家基金会去投的。基金会本身每年都是有这样的预算,你要去做这样的慈善,只要在它的预算之内就不是个问题。
看价值而不是价格,大幅波动的价格是你的机会
主持人 : 既然想同巴菲特一起共进午餐,我想你一定对巴菲特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巴菲特也是很多人非常熟悉的投资大师,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巴菲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巴菲特的伟大究竟在何处?你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段永平 : 巴菲特的伟大主要是,他是价值投资者的非常坚决的执行者。而且他投资的理论非常简单,但是简单的东西不等于容易,简单就简单在一定要寻找企业的价值。一般的投资或者是投机者多数都会被投资价格所困扰,在这一点上给我的启发非常大。因为我本身是做企业出身的,要比绝大多数人容易了解一个企业的价值。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做过股票市场的投资,以前感觉股票非常投机,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但是看了他的东西以后,他这么一说投资我也能搞懂。这几年时间,确实如此,它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你要非常坚持地去做,了解一个企业的价值,找到价格严重偏低的企业做投资。
主持人 : 你刚才提到了巴菲特是全球价值投资的坚定捍卫者。我们也知道很多人评价巴菲特,巴菲特之所以很成功是因为他对很多非常简单的原则做了非常极至的坚持。比如说他曾经也表示,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十年就不会持有十分钟。但是有一个问题,资本变化太快了,股市又在大幅度变动,身为一个投资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你怎么面对你所投资股票的大幅度波动?
段永平 : 大幅波动是价格,巴菲特厉害的是坚守的是一个企业的价值,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会大幅度波动。一个企业你如果能够找到价值,大浮波动的价格就是你的机会。巴菲特之所以赚钱也是这个原因,如果没有大幅度波动,如果每一个企业的价值和价格都是一样的就没有太多机会。这个不是巴菲特讲的,马克思就讲过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你在价值判断上下得工夫足够多,巴菲特讲你有足够的安全空间的话就可以做投资了。但是最难的是你要确定企业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区间,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字,最简单的是你必须要去做这件事,但是绝大多数的、广州人投资人一说就说成“投机者”,投机者特别关心投资的价格,但是真正的投资者,就像巴菲特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价值不会大幅度上下波动的。
投资我能看懂的企业股票
主持人 : 但是你在投资的过程中,比如我们也曾看到巴菲特在传统公司方面投资,由于所投资公司的业绩并不是一直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实际上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话,价格的缩水必然带来资产价值的缩水,这时也能说因为我现在所投资的资产依然还处于低谷,我就继续持有吗?世人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在高位把它抛出去,而要等到它下跌呢?
段永平 : 第一,巴菲特怎么投资股票我并不关心,因为巴菲特投资股票最简单的原则是,当你买一支股票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买它的生意、买它的企业,所以你一定要搞懂你所投资的东西。我投资是我能搞懂的,巴菲特投资是他能搞懂的。最重要的是我要关注我投资的公司是不是我能弄得懂。如果你发现这个企业的基本价值、基本面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卖掉这支股票。巴菲特也不是说从来没有卖过他的股票,他也是会卖的。
主持人 : 还也人认为巴菲特很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个性特点是他有足够的耐心,但是这个耐心似乎在资本市场上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品质,因为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坚持下来,你怎么理解一个投资人的个性在投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段永平 : 你说得很对,很少人有耐心。同时也很少人能够在投资方面成功。成功的人都必须是要有耐心的,所谓耐心是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也有个别人不小心赚到钱,跟你去澳门赌场赚到钱没有区别。但是作为投资来说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东西,你不长期坚持,没有耐心就没有机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回报。
耐心是一个真正所谓价值投资者一定要具有的,如果你不具有就没有机会。
我叫段永平,不叫巴菲特
主持人 : 国内有媒体都把你称为“中国的巴菲特”,你承认这种称号吗?
段永平 : 我不叫巴菲特,我的名字叫段永平。
主持人 : 但有人认为你是中国做价值投资的一个伟大的发现者。
段永平 : NO,NO,这个太过分了。我个人理解,中国也有一些投资者对巴菲特很了解,包括我自己认识的一些朋友,我昨天还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我觉得他们对巴菲特的理解非常好,不亚于我。我做事情一般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你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其实价值投资也不是巴菲特的发明,他只是一个很坚决的执行者。你理解了这个东西以后,把事情做对这方面大家可能有些差异,能力、了解的范围是不同的。巴菲特没有投资微软,主要的原因是他当时怎么也看不懂。所以,很多人都说微软没有赚到钱,是不是一个损失,对巴菲特来讲这就是一个正确的事情,因为没有在巴菲特上投资,也没有让他亏钱的不熟悉的行业中投资,他投他该投的地方。也有投微软赚了很多钱的,这跟巴菲特没有关系。
主持人 : 有的媒体把你称为“中国的巴菲特”,是因为你在中国IT概念股最低潮的时候大举进入,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网友都在问这个问题,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谈一些细节,比如你在什么时候、什么价格买的这些股票。他们当时都被美国投资者抛弃,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人弃我取的投资决定?
段永平 : 很重要的是确定企业的价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当时投资了网易,网易当时手里的现金2块多钱,股票的价钱才8毛。我了解了一下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在未来没有道理会一直亏钱,将来很有可能赚钱。其实当时并没有完全看得出来,现在当然很厉害了,我按当时一块每股买的价钱,后来到每股四块钱,现在每个季度可以赚1块多,当时我没看到,如果当时看到的话,我应该会把公司都买下来,而我只买了5%,说明人的眼光还是有限的。具体的东西很简单,两块多钱的现金,还不算这家公司本身有形和无形的,加上它未来的业务模式,包括人等等,这些东西我认为这家公司有一天是可以成长起来的,当然也有巧合的东西,比如做在线游戏,大家知道我是做游戏出身的,我对游戏这个产业非常了解的,看得懂他做的一些东西。华尔街很多人就看不懂,说游戏哪儿有人玩,我就知道游戏这个东西,以不同的形式大家每天都在玩不同的游戏。因为我在之前做了超过十年以上的游戏产业,我对游戏的理解是比绝大多数其他投资人要更清楚。所以,这是属于我能搞懂的行业,就像巴菲特能够搞懂可口可乐一样,我能搞懂游戏的这个产业,能够知道网易做游戏能够做多大。
投资以后我一直拿着网易的股权,因为我觉得企业的进步其实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其实我也一直都是拿着网易的股权,算是一个非常长线的投资,已经有四年多了。
主持人 : 你怎么看待2000年网络股的泡沫期?网络股从一个非常热的时期到一个低谷的转变?你还继续看好中国的IT概念股吗?
段永平 : 我投资企业,并不投资概念,我投资网易,并不是所有的Internet都投的。我正是在泡沫那个年代才关注网络的,网友的意思是大家都在网上,我一直也是一个网友。我很久就在想泡沫的这个年代,大家都说网络是个泡沫,如果是一个网络,大家每天都在用网络,看E—mail、新闻、冲浪,现在网络的用户就越来越多,我们其实是依赖于网络这个东西,怎么可能是个泡沫呢?一定会有人在这里找到商机,并且能够活下来,并且活得不错。
作为投资来讲,最重要的是,我要找到这是谁,不是去投资一个概念。投资概念或者投资一个行业我认为是不对的,你是投资一个行业里的企业,如果网友真的对巴菲特感兴趣,其实可以有机会看看有关巴菲特的书,看了你会相对容易懂一些。
主持人 : 我曾经也认真地读过巴菲特写给股东的那本书,我跟我一些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到最后突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巴菲特很难复制,因为他在投资的时候,选择不仅是价值低估的公司,而且选择的是优秀经理人管理的公司。同时他可能因为持股的增加,会介入董事会方面的管理。他实际上是组合性的投资,这对一般投资者来讲是很难做的。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在找到一个价值低估公司的时候,你对公司所拥有的优秀经理人有没有一个特别的要求?或者你在买入中国这些网络股的时候,跟他们的高管都非常熟悉吗?怎么判定他们是优秀的经理人?
段永平 : 你刚刚说的很对。巴菲特很难复制这是正确的,巴菲特只有一个。你作为投资人,要做到巴菲特的程度,逻辑上巴菲特做的所有事情你都应该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就不应该做投资。很多人跟我说对他们的投资有什么建议,我说我最大的建议就是你不要做,就像你不要去澳门堵钱一样,当然说我想玩一玩,输点钱不在乎,这没有关系。股票市场投资是有统计的,85%到90%的股民是亏钱的。这个不光是在中国,在美国也如此。
你说复制很困难很正确,正是因为难才只有一个巴菲特,要是容易就都成巴菲特了。其实大家的理解都对,你要想真的做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做巴菲特做的类似所有事情,你要真实了解这家公司。你要了解一家公司就要了解它整个方面,包括它现在的产品、未来的产品。产品是由谁来做的呢?就是由人来做的,就必须了解他的人。你光了解这个公司的人本身还不够,还要了解这个行业,还要了解这个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未来得竞争对手,还要了解消费者、供应商,整个工业链的所有环节都要了解,你才有可能找到机会,否则就称之为投机。
股票市场绝大多数人是在投机的。当然还有一种叫理财,理财是另外一种。理财就像大多数的基金像是在做理财,我说的是美国的状况。中国的理财,我看过一本《基金黑幕》,不知道真实度有多高,黑幕的这种做法就是叫做庄,搞黑的。美国现在有没有这种情况呢?肯定资本市场也有,只不过管理规范度比较高,这种比例相对很小,而且做这种事情的风险会非常大。
所以,你去了解一家公司的时候,就是要很全面、很全面地去了解,而不能从投机的角度去理解。理财就是简单的跟买大盘一样,不是一个具体的股,因为大盘买长期来讲是赚钱的,因为一个企业总是在赚钱,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平均而言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具体某一个企业可能亏损、破产,但是所有的企业,因为社会是在前进,经济是在发展,企业在成长,肯定会赚钱。从理财的角度来讲,你乱买一些股票,如果你的股票管理比较规范,其实最后还是赚钱的,只是赚的钱跟利息去比,而不是像巴菲特这种投资者,所谓的成长空间、获利空间往往是大过利息空间的。
我的投资风格跟巴菲特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 : 巴菲特被称为“股神”,但是他在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其实并不出色。你也信奉价值投资,但是我们知道的非常成功的投资都是IT方面的企业。这样看起来你其实和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还是有差别的,你认为你的投资风格是什么样?
段永平 : 我认为我的投资风格跟巴菲特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搞自己懂的企业。巴菲特懂的企业跟他自己的生长环境、理解的东西有很大关系,所以他搞懂什么就投什么。我也不一定只投IT,我最近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投资是投了美国一家公司,这个跟IT一点关系都没有,IT也取代不了它。哪一天我们搬个家,把家往网上一放家就搬了,那这家公司就完蛋了,我就没有机会了,这还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是一个美国的教授,当然也是中国人。后来我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有投资的价值,大家都一起去投。
我投资的是企业不是行业,我投资跟巴菲特是一样的投法,其实并没有差异。他也是要如何把事情做对,我投的东西可能跟他投的不一样,如果他投什么我就投什么不行,比如他投保险公司,因为我没有办法鉴别哪家保险公司是好的保险公司,哪家保险公司是不好的保险公司,我没有办法鉴别就不能投,这方面他是非常强的,他的投资里头有保险公司占了非常大比例,就是因为他对保险公司特别了解。我可能对游戏特别了解,所以我在游戏行业里就有一点投资。当然有些其它行业,我能够了解、搞清楚,我认为这家公司有足够的投资价值我就投了。其实我根本不太关心巴菲特投了什么股票,因为他投资的东西往往可能是我不懂的。
我问巴菲特的是两个问题
主持人 : 巴菲特在《写给股东的信》中有一句话,一只鼓囊囊的钱包是投资的大敌。意思可能是钱越多投资可能越有问题,而你最想问巴菲特的问题是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钱而没有投资目标怎么办?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巴菲特最有可能怎样回答你?有没有给我们做一个预测?
段永平 : 第一,这个问题是被媒体给断章取义了,我的问题是“当你手里有钱却没有好的投资目标;当你现在发现了一个好的目标却没有足够钱的时候,会分别怎么处理”。
主持人 : 是两个问题。
段永平 : 前面那个问题,巴菲特说过,他说我们发现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做。我现在不是说特别清楚,如果我知道他的答案,我就不需要问他了。我知道他有很好答案的原因是,巴菲特手里长期拿着很多现金,一直可以拿在手里,这个对我来讲就觉得非常难。因为当我们拿到钱的时候,我们总想干点什么,事实上也很难把现金留在手里留足够长的时间,从来没有像他留那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当你手里没有钱,可不可以做融资,做融资就会增加你很大的风险,因为市场是很波动的。本来投资的是价值,但是可能因为市场波动受到价格的影响,因为你用融资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很困惑,尤其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投资做得非常大,但经常喜欢用融资,其实我是很反对的。
一方面我想知道,我的另一个朋友跟我一起去,巴菲特可能劝他不要用融资,但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劝。
主持人 : 您认为融资风险非常大,在资本市场用融资这个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上会遇到很大问题?
段永平 : 对,因为你从事的是很长期的事业,但是用到融资就变成短期的投机了,一旦价格影响,就会导致你出现巨大的亏损,这样就不合算了。本来找对了目标却用了错误的方法,最后可能赔钱。
我对国内股市暂时还不会进行大量投资
主持人 : 我们知道巴菲特的哈撒韦公司是一个公众公司,既拿自己的钱做投资,也拿投资者的钱做投资,而且有一个投资团队,你有没有计划将来发起一个基金?还是说更愿意成为一个个人投资者。
段永平 : 我本身有基金,我有朋友委托我做理财,但是我不想做公众公司,我不想让投资成为我生活的全部,投资只是我的爱好。像巴菲特基本大部分都在公司里头,因为承担的责任太大。这是我眼前的想法,因为我的孩子还小,我要花很多时间跟家庭、小孩在一块儿。所以,如果规模太大,我个人的精力承受不了。
主持人 : 很多国际投资者和基金机构都看好中国股市,认为新兴市场投资回报率比欧美成熟市场更高。而你在中国做了这么多年,会更了解中国,归在中国股市上进行大量投资吗?
段永平 : 我对国内的股市并不是很了解,目前来看还不会大量投资,我在国内做了一些小的投资,当然因为我了解也不够。前一段时间媒体跟我聊的时候,问我在国内有没有投,我说有投,投了一支万科,就变成了“段永平只买了万科”,里面是这么讲,但是标题上意思是说别的股票不能买,这个不对。而且我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因为我现在主要生活在那边(美国)。
我将来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是有的。只要有机会,找到合适的目标,我也是可以投,只是国内像A股市场没有像在纳斯达克这么完善,所以得到的资料往往花的精力更多。
看准价值后,庄家越砸我越买
主持人 : 国内投资中我们发现包括基金也好或者是刚才你说的基金黑幕,还有大量的资金会采取做庄的方式来做投资,这样其实在中国最近十几年发展中我们发现里面的风险非常大,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投资的前景呢?
段永平 : 首先你如果是个价值投资者,没有人做庄也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你是在投他的价值,如果你发现他的价值是确定的,你就可以投。比方你认为他的价值是十块钱、五块钱,价格背离价值的时候就是你的机会。我记得我投万科的时候有人讲,你在国内这么投,你去买,那庄家会砸你的,我说那我就高兴,庄家砸我,我就买。因为我买万科的时候,现在万科什么价格我不知道,当时买万科的时候比如2、3块钱,我当时对它的评估,这个公司的价值是不应该只有这一点的,应该超过这个数字。至于超多少我不知道,我当时的评价是至少有一倍。有一倍我就买了,有人说你为什么不跟庄家配合,我说第一我不知道谁是庄家,第二我也不会了解它。如果有人愿意砸给我,我只要还有钱就多买,这是很高兴的事情。
其次,庄家不会对你有影响,庄家这种现状的存在会对散户有很大影响,如果你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我个人的观点,我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是否真的有庄家存在,我只是听说,也没有特别具体的研究过。我看过一些书上这么讲,但是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我是认为,庄家这种投法时间长了以后其实也很难赚到钱,因为如果有庄家存在,最后只是庄家跟庄家打而已,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会不在意这种事情,因为价格大家最后会被发现的。
主持人 : 现在很多人都谈你投资方面的成就,但是很少人知道你以前是做实业的,而且做实业也是非常成功的。你早期做的实业这种经验对你现在的投资或者是将来的投资会带来什么样非常大的帮助呢?
段永平 : 我个人认为,你要投资跟做一个企业是一样的。对它的帮助非常巨大的地方是,因为我是做企业出身的,有很多做企业的经验,比较容易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一个不好的企业。如果有一个公司做一些违背企业常理的事情,如果这个企业不讲信用,这个公司就不是一个好公司,这种公司我就不会做长线,不会投资它。
所谓资本市场赚钱不会比做企业更快
新浪财经:我们在国内看到很多在资本市场做得非常好的所谓的操盘手,他们有时也会做实业,但是几乎都没有做成功。所以,很多人认为做资本赚钱太快,再去做实业的时候心态会很浮躁,他们更愿意在办公室里搞资本运作,而不愿意查看生产线。我想问您的是,你现在在资本市场也很成功,但是你现在还有企业,你认为你还有非常大的心思来经营好你的企业吗?
段永平 : 所谓资本市场赚钱不会比做企业更快,这是个很简单的统计,你不能用某一个人在资本市场上赚到钱了去跟所有的实业平均比例来计算,这肯定是不对的。就像你去赌场,虽然看见一些人眉飞色舞出来了,一辆大巴上坐50个人,只有1个人赚钱,但是剩下的人都不吭声的,不吭声的只是赔钱,赚钱的人肯定比亏的平均的钱多。股市不是赌场,不会像赌场亏那么多,去赌场肯定是要亏的,不然就不会开赌场。我做投资和做实业不认为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公司其实做得也不错,因为我早就已经不在第一线了,我最主要的是在公司里相当于一个顾问,我做事情要看两个大方面:一,做对的事情。二,怎么把事情做对。对我来讲只是要看公司做对的事情,当我发现我们公司有不对事情的时候,可能会跳出来说。同时,如果CEO、在一线的人如果感觉到有疑问,怀疑现在做的是不是对的事情,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至于这件事情怎么把它做对?这是个时间的问题,对的事情早晚会做对。当然你在做对的事情的时候要衡量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对,如果没有能力做对,那么你做它本身就是不对的事情。
做慈善还要拿着牌子到处举好象很荒唐的事
主持人 : 在可预见的将来,你会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到投资方面而不是企业方面吗?
段永平 : 我主要的工作其实是做慈善,投资是的爱好,我会花一部分精力,但不是主要的精力。我现在做的慈善的东西,不光花我自己赚来的钱,还有我的一些朋友,包括国内,因为国内的慈善行业并不太好,你去捐钱很多人会找你麻烦,为什么捐给他不捐给我呀?所以有些人也很想做慈善的事情,但是又不愿意自己露面,就会把钱交到我手里帮他花。这也挺好,因为我大部分时间不住在国内,找我的人相对少一些,大家说就没有那么多麻烦。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将来随着慈善行业大幅度改善以后,我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压力了。
但同时,慈善基金会如何花这个钱让别人放心呢?我做得好大家放心,大家可能会把钱交给我来花。就像巴菲特把钱交给比尔・盖茨来花的道理是一样的。未来这可能是我主要的工作,除了我自己的家庭以外,我的工作会花很多时间在这方面。
主持人 : 提到慈善,有人认为慈善其实不分国界的,当然也会有人质疑,你为什么不把跟巴菲特吃饭的钱捐到国内来,也有人认为这是段永平私人的事情,不应该去做道德推定。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的言论?
段永平 : 巴菲特把钱投给比尔・盖茨基金会,除了认为这个基金会是最高效率的基金会之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喜欢这个基金会,是因为这个基金会慈善的目的是不分国界、肤色、种族,这是慈善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如果要是把它区分,本身就不那么慈善了。对我来讲,我捐在美国、中国都是一样的,我本人生活在美国,对我来讲并不是外国。中国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对我来讲也是自己的国家。所以,我这两边其实都做,而且我在中国做的比在美国做的,至少从目前到未来,我想应该是多得多。每一笔钱不一定直接花在中国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做慈善一般不愿意说,因为毕竟这个东西说了会很尴尬,比如谁有困难,你帮了一点忙到处说“你看他没钱的时候我给他钱了”,好像很滑稽。我记得原来华东水灾,我们在中央台捐了现金,很多人都说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捐了钱,还举着一个牌子晃悠。我就觉得很奇怪,如果我捐献,让我举个牌子我不去,你邻居有困难,你资助了一下,拿着牌子到处举,好象很荒唐。这次为什么大家知道?因为是拍卖,我没有办法,如果不是拍卖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
包括我在国内做的事情,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比方说我在9月份以前会帮浙大募捐一笔钱,可能比这几顿饭都要多得多。因为我们正好是校庆,浙大明年就是110年校庆,今年把这个事做了,一方面表示浙大对我的培育之恩,是一种很大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引起其他校友以及关注人士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这个感谢可能会有非常多的钱,相比一顿饭钱来讲很多。有人说一顿饭钱很贵,对我来讲不觉得很贵,我是觉得荣幸的,能够以这些钱去跟巴菲特做交易,我相信交易给慈善事业带来的回报,会比我捐助的钱还要多得多。这其实并不真是花在饭钱上,大家经常愿意炒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我很遗憾。当然我也很高兴,其实很多人还是很理解的。
改正错误无论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网友:巴菲特也是我非常敬重的投资大师,这次你跟巴菲特共进午餐,请教一个问题,如果开始的投资做得非常不适当、不好,作为投资大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开始做投资,发现投资判断是不准备的,你会及时出来吗?
段永平 : 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做对,是个错误,错误就要尽快改。改正无论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比如你买错一支股票,假设10块钱买的,亏了5块钱,后来你发现这家公司根本不值5块钱。一般人讲等到我赚到10块钱再跑,这是错了。如果你重新判断,这家公司价格远低于10块钱,当亏了5块钱时你要及时跑,当你做错事的时候,改正无论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当你希望它涨一点,这是投机的心态。
我肯定不是首富
主持人 :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你才是中国的首富,如果是的话,你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资本市场上创造传奇的人,而且改写了中国财富的历史,你怎么评价这个说法?
段永平 : 第一,我肯定不是首富。你看财富胡润榜也好,福布斯榜也好,我不入流,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第二,通过资本市场赚钱,比我多的有的是。像他们做企业,上市了以后,他们自己的市值可能远高于我现在在资本市场赚的钱,我在资本市场上赚的钱其实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
主持人 :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您接受我们这样一个在线的访谈。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只能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各位网友也做了非常踊跃的参与,我们也一并表示感谢,也非常欢迎段总在适当的时候,在你方便的时候能够来新浪财经做客。
非常感谢你。
段永平 : 谢谢。
主持人 : 再见!
摘自《第一财经》2009-06-30
《第一财经日报》:当时为什么要去竞拍巴菲特的午餐会?从中有哪些收获?
段永平:对我来讲,反正要捐钱,捐到他设立的基金会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差异。对像我们这种投资规模(的投资者)来说,每年跟他见个面,聊一聊,你会更 关注他的投资理念,琢磨他讲过的这些东西,我想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开始做投资,就是因为我觉得他讲的东西我弄明白了。这非常简单,但实际上简单的东西是很难的。比如,很多人问我股市这么低了,怎么办?这么低了,你 应该买呀。一个东西,以前10块钱你想买,现在5块钱你反而想卖,这个很可笑,对不对?有人说,那我5块钱买,掉到3块钱怎么办,那就再买呀。很多人问我 有什么建议,我的建议就是别碰股市。因为你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有搞懂,你就跑到股市里面,那你就是白送钱。那你干吗要来呢?然后你问我亏了钱怎么办?那你说 你去拉斯维加斯亏了钱怎么办?
《第一财经日报》:可是许多的投资者在操作时,都是买涨不买跌。
段永平:如果投机的话,你就不应该进股市。你应该去拉斯维加斯,就别抱怨。而如果你是投资者的话,这个东西以前你觉得值10块钱,你5块钱买的,现在 掉到2块钱,你应该高兴,因为你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再继续买呀。如果你说我不知道它值多少钱,那你跑进来干什么,这不是很符合逻辑的东西。这些巴菲特都讲 得非常清楚。比如我知道一个东西值10块钱,但我不知道它哪一天会到10块钱,有些人就说它马上要涨,马上要跌,个个搞得跟神仙似的。一辈子对一次,错一 次,最后打平。像巴菲特就会说这个值10块钱,我2块钱买的,我总是能赚的。我买了,可能放一年,可能放10年,这个你永远都不知道,就这么简单。
人家总是问我,去拍巴菲特的午餐会是赚了,还是亏了。第一,这不是一单生意,我不是想向他请教什么,他也没有什么秘密要告诉。他能够告诉我们的,都已 经在公开场合告诉我们了。我和他在一起吃个饭,就可以对他的东西更关注,以后可以少犯些错误。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段永平: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明白所投股票的价值所在。如 果你不清楚这只股票的价值是多少,你就不能碰。如果你明白它的价值,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我们很多人投资都是道听途说,自以为得到些内部消息,就把钱投 进去了。平时我们买个自行车,还要摸摸看看它的性能和各方面情况,可是那么多钱投资到股市,光听别人说,就胡乱跟风,这是很荒唐的。
《第一财经日报》:你怎么评价目前国内A股的情况?
段永平:在A股6000点的时候,我劝很多朋友卖掉,可是很多人不卖。有的人卖了,可是在4500点的时候又进去了。A股现在也不见得是到了最低点, 现在是回归基本面的感觉。在A股价格高得离谱的时候,大家都买。现在价格特别便宜,反而不买了,这比较奇怪。巴菲特投资绝不会这样,作为价值投资者,他很 开心。价值投资者和华尔街的交易员不一样,可以等,价值10块钱的东西早晚会升上去的。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投资时觉得困难的是什么时候?
段永平:满仓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我后来研究巴菲特,发现巴菲特也说过,最难的时候,是手上有很多钱,但是没有可投 的项目。实际上巴菲特长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发现可投的项目,就等待。这是做投资最困难的时候!
段永平股票投资增长率超巴菲特!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资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
这是那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标王”段永平吗?
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 “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
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设计。
脱轨者
这是美国加州1月份寻常的天气:一面是遍地的干枯落叶,一面那些终年常青的植物依然顶着满树浓郁的绿,金黄的阳光不加吝惜地铺洒下来,空气清澈、 略带寒冽。
这是硅谷地区一处寻常的公司所在:像中国普通的高科技园区一样,一幢幢平房或小楼掩映在一道道矮草丛后面,楼房外标示着每家公司的 Logo,OPPO——那四个圆溜溜的字母——是其中之一。
他也很寻常,在这里,身材不高、略微发福的他是一个在加州四处可见的寻常中国人。段永平,戴着一副颇具气势的大墨镜,驱车赶到OPPO公司,匆匆 推门而入,在OPPO公司一间大概只有十平方米的、略显简陋与杂乱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中国企业家》专访(关于地点,段最初的建议很美国化——“找家星巴 克”)。
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以前,段永平即凭着打造出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拍下央视“标王”等经历而早早名扬中国商界。而现在的他,也不过45岁, 似乎正值一个企业家黄金年代的开端。
但“江湖”已远。段目前最主要的社会身份是在美做一个“独立投资者”。他说,这个小办公间是他为了接受采访临时“借来”的,穿这么一身也是为了特 意配合摄影。说着,他不太自在地拧着领带结扭了扭脖子。作为“独立投资者”,目前除了在家办公,他在外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习惯了不穿西装不系领带的 生活。
也许在广东东莞,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还为他保留着董事长办公室,但即便如此,那更像是已被段永平搁在身后、搁在大洋彼岸的一个符号与象征:毕竟, 这里与那里,隔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毕竟,段称他现在只是每年回去两三趟开开董事会,偶尔打打电话,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一手创立的步步高的日常运营。
同样,他也不插手OPPO的经营。在段永平的解释里,OPPO是个和步步高截然两分、独立注册的两家公司、两个品牌,却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关 系,两家公司在股东关系与中国市场的营销上,是高度重合的。
在美国,段永平是少数中国新移民的一员:他们正当盛年,是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大搞市场经济后新兴的、成功的弄潮儿。他们既全然摆脱了遥远历史 里那些从落后贫穷中国远渡来美的、不通英文的老移民形象,也不是在美求学后就势留下、白手起家的学生一族。和他们同时进入美国的,还有他们从前在中国创造 并拥有的大笔财富。他们受过的良好教育、更重要的是不安分的企业家精神、既往的商业经验(尽管也许放在这个资本主义巅峰国度来看是有限的、中国本土化 的),有可能使他们既有的财富在美国继续增值。而比在美国赚钱更进一步的是,他们还逐渐加入到美国的慈善大军里,散财之道,渐趋自如。要知道,做多大规模 的慈善、做什么样的慈善,也许是作为一个富人在美国是否最终主流化、能否得到普遍尊敬的重要标志。
美国媒体上曾有观点认为,印度移民作为一个群体在美国达到的成就、拥有的影响、主流化程度是亚洲移民中的典范,中国在美移民历史虽长、数量虽众, 长期以来却新意欠奉。那么,在最近二三十年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向世界各地输出的“移居人口”——他们的形象、在当地的影响,会不会也在渐渐变迁?就像自 小移民美国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是令华人世界感到骄傲与亲切的符号,中国大陆移民形象也有可能被像段永平这样、已然拥有财 富、自信与阳光气质的新兴商人或其他专业人士点滴重塑。
当然,段永平们对美国(移民)社会的改变还在潜流之中,甚至要隔代才能体现,而2006年年中,段永平代表他的家庭慈善基金在eBay上以 62.01万美元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机会的消息传回中国后,却直接冲撞着中国社会、商界、慈善界的某些观念。
这顿饭是巴菲特近几年每年都会举行的一个义拍,竞拍成功者为这顿饭掏的“饭票”将捐给旧金山一个慈善机构。“有些人说你这顿饭钱怎么不捐在中国, 而捐到外国——谁说这对于我来讲是外国?我在这里生活,我住的地方离我捐的机构开车只要几十分钟,这怎么能叫外国呢?再说难听一点,我捐哪儿这事儿关你什 么事啊?!”段说。他将在今年5月携夫人及几个朋友赴纽约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其实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当面聆听巴菲特的“耳提面命”,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 公司的股东,他前两年就去奥哈马参加过哈撒韦的股东大会。
“又有很多人说你花了这么多钱划不划算……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和这人谈不下去了。我又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当成生意。我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 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他不是缺这个钱,我也不是为了吃这顿饭,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我为了去他那儿讨一个秘方、锦囊妙计,哪天掏出来一看,就能发大 财。这都是胡扯。我就是觉得好玩。Just for fun.”
62万美元,和世界第二富人的一顿饭,Just for fun?!这话搁在灿烂的加州阳光下、for fun者众的美国讲甚合时宜,可如转换语境,一放到中国互联网上,无疑是给国内互联网上那些焦躁愤怒、批评咒骂的人们心头火上浇油。可是段永平一副泰然自 若的派头,压根没打算去迎合或者安抚什么社会情绪,他甚至会举出“我好多年前就(花钱)跟老虎伍兹打球”的例子来说明他自掏腰包跟巴菲特吃饭不过是他一贯 的作派。
如果说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无形中确实存在一个预设的轨道的话,段永平常常会是那个突然脱离轨道、自行另铺一条的人。从他1995年突然辞职离开小霸 王另创步步高,到他2002年淡出做得好好的步步高跑到美国来只是因为简单的理由:为了跟妻子、小孩团聚,段永平自陈每个决定都是出于他的本份与本心,并 不在乎大多数人是不是也在这么做、也会这么做。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他后来的投资。段对《中国企业家》说:“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家公 司),满意不满意,真正的投资者是不在乎、绝对目中无人的,他眼里盯的就是这家企业,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
应该说,段永平认定“自我感受”、“快乐”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不是美国给他启的蒙,尽管美国的环境也许强化了他这个观念。在移居美国之 前,在很多场合,段都说过类似的话:“有些外在的东西是外人对你的评价,但你自己是不是感到很快乐?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快乐人生才是最大的财富。我见过 太多的例子,很多人是因为有了钱以后变得不快乐了,而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有钱人因为钱而不快乐是很愚蠢的。”不同的是,他那时还没有突然会从中文里蹦出句 “Just for fun”等英语的口语习惯。
而真正有意思的是,放弃了在国内商界的奋斗也放弃了在国内的荣耀与影响力去“追求个人快乐生活”的段永平,几年之后,所做的事情,无论是投资,还 是慈善,竟又成为国内媒体界与商界乐于追逐、探讨的题材:他从实业经营转向投资,怎么能做到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他判断公司、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在哪里?慈 善与他的投资如何关联?他做慈善的工具与方式又是什么?
当年,段永平那句“敢为天下后”的经营理念曾在中国商界广为流传,直到今天,段永平在某些方面仍然如此,相对保守与悲观——比如他个人对中国企业 大胆出手、搞国际化收购这样的具有先锋性质的试验避之惟恐不及;但在另一些方面,他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 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
独立投资者Mr. Duan
最近一两年来,在美国某些投资论坛、特别是华人投资者集中的论坛上,有一个名字、或者莫如说是一个ID会被论坛上的人偶尔提及:Mr. Duan,或者Fastisslow。有人会分析Mr. Duan的投资个案;有人则问:嗨,Fastisslow,请问你对最近网易的表现如何看啊?
如你所知,Mr. Duan和Fastisslow就是段永平(特别是后者,Fastisslow的ID随着段永平用它来拍下与巴菲特的午餐已变得地球人都知道了)。凭着对 网易(NTES)众所周知的成功投资,以及在中国实业界享有的声名、比一般投资者更丰富的企业经验,Mr. Duan在美国一部分个人投资者中颇有名气,有时甚至有几分神秘。
不过,段早两年前可能还会在雅虎财经留言板或者某个论坛上露露脸,现在他已不怎么再到网上去回复、参与讨论了。段自己解释说,以前主要是为了练英 语,现在回头再看原来的一些发言,很多都是写的错话,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他应该感谢互联网。通过网络、BBS,初来美国的段永平结交了几个有相近投 资理念的朋友,有的后来还在现实中见了面,段承认,“他们对我帮助很大。”
他的确是全球追随巴菲特投资哲学浩荡队伍中的新兵。段永平接触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至今不过六年历史,而且他描述自己选择与投资企业的手法也相当简 单。
从1989年到2000年,段永平始终埋首于实业,相继打造出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品牌,对股票市场从来没有碰过。“没有工夫去研究,也没有什么兴 趣,觉得投机气氛比较浓。”2001年,段永平的美国绿卡突然被批下来这件事对他的生活与事业是一个强烈的转折暗示。“绿卡是2000年我太太帮我在美国 申请的,我以前以为拿到这个东西需要很多很多年,没想到半年就批下来了。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准备。但怎么办呢?批下来了又不能不来,因为在和太太结婚前我 就答应过你要嫁我我就去美国,否则人家也不嫁我。不可能让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段永平的妻子是他上世纪80年代末在人民大学读研 究生时认识的校友,1993年到美国摄影界闯荡,2000年时在美已稳定下来并颇有成就。于是在心理缺乏准备的情况下,2001年年中,段永平拿着绿卡到 美国初次“落地”。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他想到了投资。但是一开始他很迷惘,对投资这个“翻手为 云覆手为雨”的东西摸不着头绪,不知道那些操盘手成天在忙什么。他看了一些讲投资的书,里面讲K线图分析,讲涨跌概率,讲如何测市,看不懂。这时他看到一 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说,“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懂了。他觉得这就 是在讲他当年为什么会自掏腰包投资步步高的道理,仅仅因为他相信这将成为一家不错的公司——步步高创立时,他个人在里面占了70%多的股份。“我投资任何 一家企业应该跟我当年投步步高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从前做步步高投资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做经营。”
他说,“其实在看巴菲特之前,这些理念本来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看巴菲特也这么想这么做,而且靠这个做成了世界第二富人,我有了信心。不然不一定 下得了手。你能理解吧?人们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别人的肯定。”
那时,段永平已在琢磨着能否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废墟”里淘金。因为他相信互联网本身并不是泡沫,“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在用,怎么会是泡沫呢?” 他刻意跟新浪、搜狐、网易、联众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接触,了解情况(有趣的一个细节是,有一次,时任新浪CEO的王志东带着茅道林、汪延、曹国伟——后来 证明是新浪历史上的四任CEO——跟他一块吃饭),也试水性质地买过这几家门户的少量股票,但段永平对这些公司的模式与未来还是将信将疑,看不太透。
这时有一天他秘书接到了网易丁磊电话,丁磊说想找段永平聊一下。关于这件事,丁磊曾经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也提过,2002年网易推出网络游戏《大话 西游2》,营销是块短板,所以他想中国谁的营销做得好,他去请教他总可以吧。于是就翻开通讯录,找到段永平的名片。不过段、丁二人对这件事的时间回忆得不 太一致,在段永平记忆中,这是2001年、他买网易股票之前的事。“丁磊不是来找我买股票的,他都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他听谁说可能我对企业的理解还有 些意思,所以来找我。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一些问题,我比他大十岁,做的时间比他长,是过来人,教教小兄弟,吃个饭喝个茶,对我来说很简单。”何况段永平也 正好想了解互联网,于是两人很快就见了面。这段时期网易从经营状况(2001年全年亏损2.3亿元人民币)、股票价格(掉至1美元以下)到公司形象(美国 投资人对其提起诉讼,面临摘牌危险)全面处于谷底。一番长谈之后,听丁磊说网易要集中兵力搞研发、做网络游戏,段永平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啊?如果这个公 司像你说的那样,现在这个价格显然是不对嘛!”
做游戏机出身的段永平知道游戏市场有多大。虽然他无法预测网易做网游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没有道理比我1995年做小霸王时还少。那时我们就做 了差不多以亿元计的营业额”。他去查网易的财报,看到网易每股价格只有8毛美金,却有2块多的现金。他心里动了一下。而对于网易面临的法律风险,“很简 单,付点钱,请几个律师根据法律规定与以往已判案例来测算一下这个案子如果网易要赔、要摘牌,概率是多大、要赔多少钱。”拿到律师的评测,段永平心里有谱 了。
这就是他一举动用两百万美元,在每股1美元以下投资网易的开端。网易股票后来一飞冲天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在2006年3月经过一拆四的股票分割 后,2007年2月份网易的股票价格在20美元左右。而根据2006年11月的SEC文件披露,段永平在网易的个人持股仍有534余万股,占4.21%, 另有1.81%、234多万股放在段永平的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名下。
另一个较成功的投资例子是Amerco (UHAL)。UHAL是美国一家主作拖车租赁的公司,分店遍布全美各地乃至加拿大,相当有规模。2000年左右,由于这家公司旗下的保险业务进入高风险 的风投领域,给这家公司带来每年1亿多美元的损失;此外它还因扩张过度而负债急升。2003年6月,UHAL进入破产保护。就在此前后,段永平以每股 3.5美元左右的价格吃进UHAL股票。
段永平坦承,除了网易,包括UHAL在内的其他好几支赚钱的股票都是朋友推荐给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段永平自己没去做功课。“就跟卖产品一样,做 投资也要走访市场。”除了请会计师与律师来分析公司报告,他自己还特意打电话以及跑到UHAL的店里去打听与感受这家公司的业务与服务。段的结论是,这家 公司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尽管处在财务困境中,但是UHAL的核心业务仍然清晰,在市场上有稳定的竞争力并且现金流持续充足,只要它断臂求生,退出高风险 的风险投资领域,同时出售部分商业地产,它的财务数字马上能够得到改善。
事态的发展给足了段永平面子。2004年年初,UHAL解除破产保护,其后股价一路上扬,2006年一度冲升过百元关口,现在(2007年2月) 则稳定在80多美元以上。
据段说,他买进的UHAL股票现在还持有三分之二。“光这一家公司,没仔细算过,可能就赚了七八千万吧。”
但是这并不是指他个人赚的钱。事实上,据他说,他个人在这支股票上的投入不多。他指的,是“我们”赚的钱。
哪个“我们”?段永平承认,在他美国“独立”投资的后面,实际上有团队支撑。步步高下面有一个几十个人的“投资部门”,但是投资用的资金并不是步 步高的(他说步步高只买过一支股票,就是万科),不过段不肯说资金具体来源,只表示,他手上可动用的投资资金,除了他个人的,一部分来自步步高投资部门, 一部分是他熟识的朋友的账户。
他掰着手指数了一数,“现在我手上替朋友掌管的帐户数目,有十三四个吧,有大有小。最高峰时还不止这个数。管他们的钱远比管我自己的钱多。别人都 奇怪,我怎么能管住这么账号,记住这么多密码。其实我是很随意的,我不会专门帮他们寻找一支股票,那就累了。我是一看这支股票便宜,忽然想起谁谁谁还有一 个账号在那儿,然后查一查还有多少钱在里面,就把钱买了这支股票,便扔在那儿。好多账号我半年都不进去一次。”
“我经手的账号还没有亏过,”他说,其中一些账号,“最多时候有七八个,给我时是亏的,现在全部都在慢慢往回赚。”
有的账号,如果由亏至盈、赚平了,按照相关法律该交所得税了,段就还给人家;最近,一些资金额比较小的账号,他也不太爱管了,他觉得做小账号让他 紧张,小账号可能意味着人家所有的闲钱都放在这里,他怕一旦亏钱对人家的影响太大。
“我只觉得做这东西好玩,好玩的同时还可以帮到别人。大家在一块儿都开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for fun人家for money。”当然,稍后你可以了解到,这也是段永平筹集善款的重要渠道与手段。
“所以我有时候说‘我们’‘我们’,‘我们’到底是指谁,我也不知道是指谁,就是我们这帮人。加州、德州、西雅图,甚至国内的朋友,都有。”
这么来看,Mr. Duan在一定范围内被人关注、讨论,其投资动向成为某种风向标,并非空穴来风。但是段并不认为有所谓的“圈子”存在,只是少数几个朋友有时会在一起交流 一些信息、或者对某支股票的感觉:有可能得到别人确认,也有可能被人家说服劝阻。
有一次,段跟朋友们说,他买了一支股票,“但你们别跟啊,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做做董事,知道一家美国上市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段的目的达到了,但 是他这笔投资也彻底输掉。一名追踪Mr. Duan投资的投资者在网上总结道,“只有死人才不会犯错”。同样是低谷公司、面临破产绝境的公司,UHAL、网易,段永平投对了;Fresh Choice,投错了。
Fresh Choice是一家曾挂牌纳斯达克的美国餐饮公司,在其发展的顶峰时期,它在加州、华盛顿州和德州共拥有58家连锁饭馆,尤其在加州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2003年10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段永平成为该公司七名董事之一。在此前半年时间内,来美国刚定居不久的段永平陆续购入这家公司104万股,成为该上 市公司最大股东,占27%左右。
段永平入股时,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与股价已处颓势,且负有较高的债务。但是段永平注意到在每股1.5美元的股票下面,还有6、7毛钱的现金流。 “我想两年就回本了,这么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呀。”于是吃进,成为第一股东,并且要求成为董事。但段永平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去之后,发现语言的障碍使 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其他董事、管理层顺畅、自如地沟通。“他们有些举动,比如继续扩张、给产品涨价,我做产品这么多年,明知道是错的,是非常愚蠢的快速自 杀,当场即会阵亡,但我也说不上话,完全影响不到董事会的决策,何况有些决策是在我进去之前他们就定好的。”在管理层错误的指挥下,Fresh Choice的营业额急速下跌,短短几个月内,现金流由正变负。公司最终破产、换股东、摘牌。
段永平承认这是他到美国后一桩典型的失败投资。当然,一百多万美元的损失对他来说尚可承受,“我捐钱都不止捐这个数目”。他说他对这桩投资的期望 本来也不是放在赚钱上,而只是想进入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看看美国公司到底怎么运作的。“算是交的学费。因为我投资的规模都比较大,如果对美国上市公司 完全没有概念那就比较盲目和危险了。”他从这个案子中得到的体会是公司好坏不但跟经营层而且跟董事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决策投资的时候得关注董事的背景以及 他们的决策治理风格。此外,“我还赚到的一点就是看到了美国公司破产的运作过程,这一点他们挺让我佩服的。中国公司如果要面临破产一定是‘溃败’,但他们 的破产从头到尾非常有序,也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经营。”
进入公司做董事,是段永平参照巴菲特做法的一次尝试,这样可以近距离观察甚至介入公司决策管理中。但是内部人的身份对于灵活买卖股票是个制约, “做董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所以段永平对再去出任某家公司董事有所顾忌。“目前为止,我一家公司的董事都没有做,但以后很难 讲。现在有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请我……有可能吧。”
“我是这样做投资的”
步步高的投资小分队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泡在网上玩游戏,玩网易的游戏以及竞争对手的游戏。“中国网民现在流行什么游戏,游戏公司将要推出什么 游戏,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每家公司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是急功近利的还是比较长远的做法,我们的人全知道,能看出每家公司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段永平 说。
段永平自己也玩。他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至少两个小时。他七八岁的儿子很佩服他爸爸很会玩游戏,一看爸爸在玩,就说“我也要玩”,听到的回答往往 是“爸爸在工作”。段笑着说,我儿子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爸爸玩游戏就是工作,我玩游戏就不是”。
“但我就是这样做投资的。”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 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 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 Whole Life能够赚的钱折现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 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沃伦·巴菲特曾经向股东推荐了几本书,有一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你去看那本 书,你会发现韦尔奇对企业的文化问题是很在意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巴菲特对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看财报。只看财报只会看到一个公司的历史。我从 不看财报,至少不读得那么细。但是我找专业人士看,别人看完以后给我一个结论,对我来讲就OK了。但是我在乎利润、成本这些数据里面到底是由哪些东西组成 的,你要知道它真实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你要把数据连续几个季度甚至几年来看,你跟踪一家公司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在说谎还是说真话。好多公司看起来赚很 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有危险了。其实这些巴菲特早说过,人们都知道,但是投资的时候就会糊涂。很多人管他们自己叫投资,我却说他们只是for fun,他们很在乎别人满不满意(这家公司),真正的投资者绝对是“目中无人”的,脑子里盯的就是这个企业,他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他最好希望别人都不 买。同样,如果我做一个上市公司,我也不理(华尔街)他们,我该干吗干吗,股价高低跟我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 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 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我要投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 司,我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反过来 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 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 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 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 了,你就投。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 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 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 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 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 票,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 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 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 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 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这些确实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但是很有意思,我现在只投上市公司,因为投上市公司是我去“找”别人,我要非上市公司也投,有很多人来找我,我嫌烦。我现在不是一个职业的投资 人,我不愿意别人来烦我。
2006年7月新浪
The first rule is "Don't lose money", The second rule is "never forget the first rule".
I believe that avoiding loss should be the primary goal of every investor. "Don't lose money" means that over several years an investment portforlio should not be exposed to appreciable loss of principal.
It can be hard to concentrate on potential losses while others are greedily reaching for gains.
If you had $1000,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wager it, double or nothing, on a fair coin toss? probably not. Would you risk your entire net worth on such a gamble? Of course not. Would you risk the loss of,say, 30% of your net worth for an equivalent gain? Not many because the loss of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money could impair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while a comparable gain might not improve it commensurately. If you are one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who are risk averse, then loss avoidance must be the cornerstone of your investment philosophy.
Targeting investment returns leads investors to focus on upside potential rather than on downside risk.
value investing is the discipline of buying securities when their price has a substanitial discount of their underlying business value and holding them until more of their value is realized. The element of a bargain is the key to the process. buying a dollar for 50 cents.
value investing combines the conservative analysis of underlying value with the requisite discipline and patience to buy only when a sufficient discount from the value is availabl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for value investors is maintaining the required discipline. Being a value investor, usually means standing apart from the crowd,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 and opposing the prevailing investment winds. It can be a very lonely undertaking. A value investor may experience poor,even horrendous,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investors of the market as a whole during prolonged periods of market overvaluation. yet over the long run the value approach works so successfully that few, if any, advocates of the philosophy even abandon it.
wait for the perfect pitch, allowing dozens, even hundreds, of pitches to go by, including many at which other batters would swing. They are not influenced by the way others are performing, they are motivated only by their own results. they have infinite patience and are willing to wait until they are thrown a pitch they can handle and undervalued investment opportunity.
For a value investor a pitch must not only be in the strike zone, it must be in his "sweet spot." Results will be best when the investor is not pressured to invest prematurely.
当然这也不是稀罕事。任何人只要在1965年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尔公司一只10,000美元的股票,今天就拥有大约8,000万美元的财富。
巴菲特是怎么做到的?上周六的致股东信中,他向新投资者解释了他的信条:
保持流动性充足。他写道,我们决不会对陌生人的好意产生依赖,我们对自己事务的安排,一定会让我们极有可能面临的任何现金要求在我们的流动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另外,这种流动性还将被我们所投的多家、多样化的公司所产生的利润流不断刷新。
大家都抛时我买进。巴菲特写道,在过去两年的混乱中,我们把大量资金用起来;这段时间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极佳时期,因为恐慌气氛是他们的最好朋友……重大机遇难得一见,当天上掉金时,要拿一个大桶而不是顶针去接。
大家都买时我不买。巴菲特写道,那些只在评论家都很乐观时才投资的人,最后都是用极高的代价去买一种没有意义的安慰。从他这句话推导,显然是要有耐心。如果人人都在买进时你做到了按兵不动,那么只有在人人都抛售时你才能买进。
价值,价值,价值。巴菲特写道,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你为了什么而给一家公司投钱──通过在股市中购买它的一个小部分──以及这家公司在未来一二十年会挣多少。
别被高增长故事愚弄。巴菲特提醒投资者说,他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芒格(Charlie Munger)不投那些“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公司”,不管它们的产品可能多么让人兴奋。
多数在1910年赌押汽车业、1930年赌飞机或在1950年下注于电视机生产商的投资者,到头来输得一无所有,尽管这些产品确实改变了世界。“急剧增长”并不一定带来高利润率和高额资本回报。喂,有没有人下注于中国?
理解你所持有的东西。巴菲特写道,根据媒体或分析师评论进行买卖的投资者不适合于我们。
防守好于进攻。巴菲特写道,虽然我们在某些市场上扬的年头里落后于标普指数,但在标普指数下跌的11个年头里,我们的表现一直好过这一指数;换句话说,我们的防守一直好于进攻,这种情况可能会继续下去。在动荡年代,巴菲特的这些建议都是符合时宜的。